明天什么日子一本好书究竟是如何诞生的?编辑最有发言权-新京报书评周刊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480
一本好书究竟是如何诞生的?编辑最有发言权-新京报书评周刊

一本书能否成为好书虎标镇痛药布,通常是作者和编辑通力合作的结果,编辑的意见也往往会对作者产生一些影响,应该说除了作者,责任编辑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从2003年至今,每一年,新京报书评周刊举办的年度好书评选中,我们都会专门设置奖项,以鼓励在一年中为“打造好书”而认真努力的编辑老师。
今天,我们特意邀请了六位分别来自国内不同知名出版社的编辑老师,让他们通过图书编辑的视角来讲述一本好书是如何诞生的?一位好编辑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质?以及在他们眼里到底什么书,对于读者来说才是好书?
我可说不清楚严歌苓

歌苓每次回来日程都安排得紧,有时为图书或影视作品接受媒体采访、做签售,或为青年影展、国际电影节担任评委,有时是应大学生多次热情邀约而去大学演讲,当然很多时候是跟导演和各个影视公司谈她作品的影视改编的项目。每次见面,她总是带给我很多信息,比如哪个青年导演的作品很棒;她在家又看了好几部非常好的欧洲导演拍的电影,还有好的英语小说等等。 听她谈论这些,我总是深深感受到她对文学电影艺术钻研精深,她的评点准确、犀利、独特,常常一语道破关节。
2015年上半年某天,她说冯小刚导演想约她写一个有关部队文工团的电影,我脱口而出,太好了!那段经历是她宝贵的文学矿藏,早期她不少中短篇作品包括长篇都涉及这段生活,值得再度挖掘喜洋时代影城,应该会产生一个有分量的作品。 她沉吟说:“我得好好想一想。 ”这一想,就等到她下次回来再下次回来再再下次回来,这回她明确地说,她先写小说。转年到了四月份,她从柏林家里打来电话,小说写好了,已发到我的邮箱。 我真的有点激动,马上打开信箱看,一直看完。 我被整个小说浓郁的情感所震撼,之前,歌苓的作品我特别折服于其中一种独特的气质——幽默感,甚至是黑色幽默,《陆犯焉识》的前半部,读着读着我好几次放声大笑,作品的叙述里有一种面对苦难时强大的精神上的超越性力量。这部新小说同样保持了严氏幽默,但越往后,将全部的同情、赞美、讴歌给予了其貌不扬的小人物刘峰,这在严歌苓的作品里几乎没有过,以前她对她的人物保持着研究、审视和解读的距离,这个作品让人心里沉甸甸的。走在回家的路上,路灯昏暗,我给她发微信,告诉她我的读后感,只是有一处描写穗子和刘峰相识的情节在她的一个中篇里有类似的场景,可否做调整。 第二天修改稿发回来了,刘峰和穗子的相识改在了打靶场上,随稿附了一句话:这是我第一次遵照编辑意见做修改。似有点小小的不满。 我心里很忐忑,其实,原来的情节非常好,在昏暗的后台,穗子不小心触到电门,是刘峰及时发现把她救下来,这样就奠定了整部小说里穗子对刘峰的特殊情愫、她有别于其他人对刘峰持续的观察角度谢庭锋,使整个小说的氛围更加完整。我至今心里有微微的遗憾和歉疚。
小说稿给了冯小刚导演,他非常喜欢,严歌苓自然是编剧的不二人选。我发现作为编剧的严歌苓有着小学生般的虚心,每当小刚导演说你这么写我没法拍呀,歌苓就笑了,说我还真是不懂。 但在小说家和电影编剧两种角色间,其实得需要一种多么强的能力才能完成这种转换啊!严歌苓是一位优秀的小说家,她的作品对历史、人物、情感的处理丰富复杂、含蓄蕴藉,非常高级;当转化为电影的时候,有时候需要牺牲掉蕴藉、含蓄、层次,而以动作或台词直接呈现。这对于一个写作者,甚至是她要对自己的创作习惯、创作个性或者品位的校改。 这不单是一种能力,还需要意志力。

严歌苓
三言两语说不清严歌苓,她精力旺盛(有躁狂倾向?周厚恩),极能吃苦,记忆力超群,头脑清晰(她能做跨国公司CEO呢! 但不想睬人的时候就常常走神了)。 也有骄娇二字。作为小说家的严歌苓,绝对自信骄傲。 作为一个面容姣好的女人,她穿什么衣服都好看得很,黑色白色全能驾驭,每次看到她,都赏心悦目,心里一片欢喜。

同题问答
你认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图书编辑,最应具备的品质是什么?
准确认识到这本书的价值并传递给读者。
你认为什么样的书对读者来说才算是好书?
就文学作品来讲,能够打动读者心灵的就是好书。
决定历史的
依然是人性中最柔软善良的部分

接到这本书的译稿时,满心欢喜,因为这正是我希望让读者看到的内容。中东战争、埃以冲突、巴勒斯坦问题这些名词对普通读者而言是十分陌生的,因为它们是与日常生活关系不大的国际大事,只存在于新闻报纸、课本和专业论文中。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宗教、战乱、屠杀的确与生活在和平安宁之中的我们相距甚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国内关于这一主题的图书,大都面向学者、院校学生和公务人员,对于对相关历史背景不太了解的普通读者而言,难免晦涩艰深,自然就没有了阅读的兴趣情锁歌词。
然而,在《九月的十三天》的作者劳伦斯?莱特(Lawrence Wright)看来,1978年埃及总统萨达特、以色列总理贝京在美国总统卡特的调解之下,成功签署戴维营协议,结束了埃及和以色列在过去四十年中的战争状态,让更多人免于战火涂炭卢英德,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外交胜利之一,是中东冲突中迄今意义最为深远的外交成就,值得今天的人们了解谈判的曲折始末,铭记冒着失去生命、违背宗教信仰之风险为后代争取和平的政治家们。因此,凭借在埃及大学执教、在以色列做记者、为《纽约客》撰稿的职业基础,莱特不仅采访了卡特夫妇,还从曾参与谈判的、仍在世的埃及和以色列代表团成员口中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严谨细致的史料铺陈与通俗、戏剧化的写作结构相结合,让这本书能够从晦涩的国际关系专业书中脱颖而出,走入普通读者的书架。正如《经济学人》所评价的那样:“莱特先生展示了他对中东地区的敏锐理解,同时也展示了他精妙的写作技巧。”

1978年埃及总统萨达特、以色列总理贝京在美国总统卡特的调解之下,成功签署戴维营协议
在编辑本书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地被里面的人物和情节所打动,好像是在读一本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小说,而不是真正发生过的严肃历史事件。三位权力人物卸下了历史镜头中庄严和坚韧的外表,以平凡人的姿态示人:萨达特大胆,有深深的英雄情结,坚持目标的同时又保持着灵活性;贝京神秘、保守,有着浓烈的悲观主义情绪;而卡特,军旅生涯和商人经历让他对政治保持着一种执着的冒险精神。性格迥异的三个人却对各自的宗教信仰有着同样的敬畏和虔诚,这既是他们得以登上权力高位的前提,又是为了实现和平而不得不超越的局限。三个国家的角力,也是三种信仰的角力,但庆幸的是,最终真正决定历史的依然是他们人性中最柔软和善良的部分。我相信,这就是我们今天仍然需要了解这一段历史的关键所在。

同题问答
你认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图书编辑,最应具备的品质是什么?
我认为有三种品质是一名优秀编辑所不能缺少的,一是好奇心,只有不断地去了解、学习和接受新的事物,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做出满足读者阅读要求的书,否则就会被时代淘汰;二是责任心,书是人的精神食粮,要保证自己编辑的书是进步的、符合道德要求的,就不能一味地以市场为标准;三是恒心,做书是一种获利很慢的行当,有恒心才能坚持,才能真正有所得。
你认为什么样的书对读者来说才算是好书?
拿到手里觉得钱花得不冤枉,读完愿意推荐给身边没读过的人。
诗是招魂的声音,是宽纵和亲昵的音乐

多年前的一个冬日,我坐在疾驰的车中,高速公路两边是荒败的野草和萧索的冬阳,手边却有一本看得激动不已的书,明天什么日子我忍不住把其中的段落念给身边的人听。作为一个中文系的毕业生,也读过一些诗论、词论裂锦番外,但极少有这般令人惊艳的当代人写的佳作。这本书作者的名字叫江弱水。
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想联系到一个人,问上三个人就可以了。我差不多就问了三个人,然后江老师真的给我回信了。后来也就真的合作了《诗的八堂课》,江老师一再说,是我的约稿促成他把这些课堂记录整理成书,但这真的是他自谦了。如果没有整理这些课堂记录,该有多少人错过了这等美妙之音,错过这本“上乘的谈艺之作”。
拿到书稿时非常兴奋,全书读来灵动潇洒,兴会淋漓,如抽丝织锦,文采?茸,经纬绵密。正如江老师《后记》中所说,他本想在讲课记录的基础上略事润色,却正好看见库切批评布罗茨基《悲哀与理智》,说里面有些文章太散漫冗赘了,该学着点学院派的严谨:“未经压缩、修改,含有俏皮话、离题话的演讲稿,不要拿去出版。”于是花大力气增删修改,一大半都推倒重来。这才成就了这本被学界和读者称为“当代诗论界最好的声音”和“第一流的教材”的大家小书。
更值得一提的是,江老师的书稿严整谨正,章节、标题在目录中一派井然。我向江老师请益之处前后加起来有百余条,江老师都不厌其烦查对各种古籍版本佐以印证。书中信手拈来的古今中外诗论诗观,看似绣口一吐皆成文章,实则江老师功力深厚、学问精纯使然。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他对装帧设计的细致而微的建议,包括开本尺寸,每页的行数和每行的字数,字号大小以及字体区别,每章要不要单做篇章页等等。看似是江老师的个性化审美,其实全有深意,比如定下每行字数,是因为书中引用有长诗,若一行排不下就会失去原有的形式美感。
该书甫一出版,就赶上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与古典诗词有关的话题一度成为媒体讨论的热门和焦点。在商务印书馆2017半年社科好书评选活动中,荣登十大好书第一名,并进入《新京报·书评周刊》“2017年中好书”终极书单。
顾随说:“世上都是无常,都是灭,而诗是不灭,能与天地造化争一日之短长。”雪莱说:“诗人是世界的立法者。”江老师说:“诗是招魂的声音,是宽纵和亲昵的音乐,是引领我们回家的路。”希望这本学诗入门和诗学进阶的佳作,能对人们内心深处对的诗意、诗境的向往和渴求有所启发和助益。

同题问答
你认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图书编辑黄频捷,最应具备的品质是什么?
具有较强的判断力和理解力。
你认为什么样的书对读者来说才算是好书?
思想性、文化性俱佳的书。
我做书广仁驾校,是为了让岁月的流逝使我安心

因为避无可避的雾霾,最近四五年我对博物学、生态学、自然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两年多前的一个深夜,我猫在书房电脑前浏览一个博物类的英文网站,大博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教授的一篇书评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说:“我们对物种灭绝的大趋势忧心忡忡,不是因为我们可能再也吃不到或利用不了那些业已消失的动物或植物,而是因为物种的剧烈衰减只会导致人类思维和想象的单一,只会带来文化的贫乏……马歇尔·罗比森是杰出的博物学家、高超的‘讲故事的人’,他在《日益寂静的大自然》中以生花妙笔令人信服地证明,当大自然日益死寂,人类将无可挽回地陷入一个无趣而乏味的时代。不折不扣的经典!”我读过不少论述物种多样性以及物种大灭绝的书,但感觉这本书代表一种别样的视角。我马上去搜索这本书,居然发现台湾刚推出了繁体译本。费了不少周折,下一个周六,繁体版终于送到我家来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书,然后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果然如威尔逊所言,马歇尔·罗比森既是杰出的博物学家,也是高超的“讲故事的人”!在书里,他通过大航海时代哥伦布、詹姆斯·库克等探险家及洪堡、班克斯、奥杜邦等博物学家的旅行见闻、多种多样的鹦鹉和椋鸟灭绝的故事、旅鸽灭绝的故事、物种入侵导致秧鸡和海岛巨龟等众多本土物种消失的故事,以及自己的亲见亲闻,展示了自然物种的神奇,呈现了丰富细微的自然声响对于人生的美好感觉,勾勒出了物种多样性衰减的大趋势对人类文化的深层影响。

在两天时间里,我极其不负责任地抛开一些很紧急的事,窝在沙发上非常享受地品读完了这本书。然后,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出版此书的流程:请版权部同事购买中文简体版权和繁体译文版权;排版;请北大德语系的戴甚彦博士对照德文原文审校译文;根据德文版中物种拉丁名统一审校繁体版中的物种译名(内行人都知道,台湾和大陆的物种定名差异很大);修改和润饰译文……
编辑,无非是书与人之间的桥梁。如果读者对一本好书产生隔膜,那么编辑工作也许就是有缺陷的。我期待中文读者在阅读这本生动而深沉的书时能对那些已灭绝的或者珍稀的物种有感性的认识以及必备的知识。事实上,也只有对这些物种具备必要的认知,读者才能真正理解文本中的深意。因此,我仔细推敲文本中的重点细节,做出密密麻麻的标记,并根据德文版中的物种拉丁名,去国外诸多网站细心收集相应的老博物画并撰写图注文字。老实说,这种图片收集和资料收集仿佛一个无底洞。将近一年的时间,晚饭后我差不多都会趴在电脑前做这项琐细的功课。我上幼儿园的女儿老是抱怨我不陪她玩,她常常过来指责我这个“坐家”,然后失望地离开。当然了,好心的她有时候也会爬到我的脖子上“陪我一起工作”。时间长了,她居然能根据图片辨认很多种果鸠和鹦鹉,以及一些植物。
在金秋时节,《日益寂静的大自然》终于印制出来了,一如我期待的那样好。我特地在自己的书柜里为收藏了一本。再过十年,我的女儿也许会喜欢它。
二十多年前,我读过博尔赫斯的一句话,至今不忘:“我写作是为了我的朋友们,我写作是为了让岁月的流逝使我安心。”人到中年,当所有的梦想褪尽,当我慢慢从编辑工作中找到乐趣的时候,我忽然想说:“我做书是为了作者、读者和我自己,我做书是为了让岁月的流逝使我安心。”

同题问答
你认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图书编辑,最应具备的品质是什么?
不同的图书编辑,所要求的素养也不尽相同。个人以为,大学出版社的编辑有三重身份:学术共同体中的一员;出版的手艺人;学术、文化的传播者。因此,相应地应具备三种品质:良好的学术素养,对学术著作具有良好的鉴别力;良好的笔头功夫、审美感知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对时代的精神需求保持高度的敏感,善于借重新媒体的力量传播图书大魔神卡农。当然,这三种品质中,第一种恐怕是最基本的。
你认为什么样的书对读者来说才算是好书?
好书是一个宽泛的、相对的、边界模糊的,甚至是情境性的概念,不同的读者(比如学术中人和普通人士)有不同的界定,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理解。在内涵上,好书意味着自然、科学、社会、历史等维度上的“深度叙事”,意味着从教养、德性、批判性思维或公民素养等方面促使普通人的内心发生实质性改变,增进他们的智慧,丰富他们的情感,提高他们应对生活的能力好汉杨炽。在表达形式上,好书最好还能有某种诱人阅读的魔力,以便能“使有心的人不能发呆,获得深邃的目光”(套用刘小枫先生的话)。在这种意义上,今天的书籍如果还在沿用康德式的晦涩文风来表达深度的东西,味同嚼蜡,拒普通人于千里之外,简直可以列入坏书的行列。
对于菲利普·迪克,粉丝追星般的热情

七年前最初萌生出做菲利普·迪克小说的念头,那时想得很简单:为什么这么牛的作者,会四处买不到他的中译本?稍微一调研,明白了原因:虽然他是电影《银翼杀手》《少数派报告》《全面回忆》的原著作者,在科幻史上的地位也不会再有任何人怀疑,可大家都觉得他的作品太晦涩、太小众,他的语言太深奥,逻辑太混乱……而且,之前也曾有出版社引进过他的小说,但是不太成功,导致大家也都望而却步了。幸运的是,最终我的犹疑还是让位给了粉丝追星般的热情,在最初的冲动还没完全消失前,我们联系到了菲利普·迪克五本书的版权:《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高堡奇人》《尤比克》《流吧!我的眼泪》《少数派报告》(短篇集)。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是菲利普·迪克最负盛名的作品,描述了从一天早晨到第二天早晨的二十多个小时,主人公里克·德卡德为了赏金追杀几个仿生人的过程,探讨了人与仿生人的异同与界限,根据它改编的《银翼杀手》早已成为科幻电影的圣经靳诺。《高堡奇人》是架空历史小说的鼻祖,也是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小说从一个挑战脑神经的问题开始:如果同盟国赢得了二战,德日法西斯一统天下,世界将变怎样?还成功融入了《易经》的东方美学。《尤比克》号称是迪克最深奥复杂的作品,也是被《时代》周刊选入“1923年来百部经典”书单中为数不多的科幻小说之一,创造了独一无二的中阴身世界。《流吧!我的眼泪》是坎贝尔奖最佳长篇,讲述了一个平行世界的可能。《少数派报告》是一个短篇集李曼青,收了迪克的九个短篇冲出宁静号。

即将上映的电影《银翼杀手2049》便改编自《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这些虽然只是菲利普·迪克作品的冰山一角,却都是他最脍炙人口的作品。版权问题解决后,下一步就是约请译者,当时令我意外的是,这一步并没遇到太多困难,许东华、陈灼、金明、李广荣、周昭蓉几位老师本着对科幻的热爱,很爽快就答应下来。但是接下来的翻译过程中,大家真正领略到了迪克小说的晦涩和难译,不止一位译者跟我说,这根本就不能叫科幻小说,感觉自己跳进了一个大坑。翻译《尤比克》的金明老师尤为痛苦,他说他每天都在打电话跟宗教局的人请教,那本书里繁复的佛教用语和迪克自创的新鲜词汇真让他吃尽了苦头。在后期编辑过程中,各位译者的艰辛我自己也切身感受了一轮,五本书编辑完,感觉像是久被囚禁的人呼吸到了第一口新鲜空气……在此也一定要感谢韩松老师和星河老师为菲利普·迪克作了长文导读,他们深入浅出的介绍和剖析对菲利普·迪克的入门读者来说尤为重要。

同题问答
你认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图书编辑,最应具备的品质是什么?
我觉得作为一名编辑,最重要的是热情和责任感。热爱一名作者,才会有出版他的作品的冲动;有责任感,才能把这件事贯彻下去,不会在遇到困难时中途却步。
你认为什么样的书对读者来说才算是好书?
对读者来说,好书的标准有很多:作品优秀,版本出色,装帧得体,附加值多,价格适中,等等。能满足越多这些条件,就离好书越近一步。
树懒真的这么慢吗?

很多孩子,包括很多大人都喜欢2016年热映的动画片《疯狂动物城》,其中有一个角色——慢吞吞的树懒给大家留下了分外深刻的印象,后来,网上还出现了各种方言配音的树懒,更是让人忍俊不禁。如果你是带孩子看的这个电影,那么有个问题是免不了要回答的:树懒真的这么慢吗?其实,这不仅仅是艺术的夸张。树懒在动画里的表现是非常符合它的特性的:它是世界上行动最迟缓的哺乳动物,每天睡觉的时间多达二十个小时!
这便是我们引进《神奇动物档案》这套书的一个契机,而这个知识也是我在这套书中见到的。现在的孩子们能接触到的世界越来越大,并且网络、电视、电影不断地给他们关于大千世界的新的印象,也会让他们提出很多父母自己也不甚了解的问题。所以,在合适的时候,让他们接触一些内容丰富权威、实用有趣的科普书是必须的。
这套书共四本,分别是《恐龙与其他史前动物》《哺乳动物》《海洋王国》《爬虫世界》难忘的启蒙。在见到这套书的原版样书时,我们就被其优良的画质吸引住了,要不是有恐龙及其他史前生物,真会以为全部是实物照片。接下来,我们就注意到了大量的游戏:迷宫、连线、找不同、涂色、绘画、数独……每本书还赠送两页贴纸,一张挂图!这些设计保证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对我们来说,剩下的就是判断其可读性和专业性。

这套书是由英国著名出版机构QED公司出版的,作者波莉?奇斯曼是儿童出版领域资深作家、编辑,为迪士尼、托马斯和朋友、少年骇客等多家著名少儿品牌担任过撰稿人;薇姬?伊根,致力于策划、编辑、研究和撰写各年龄段儿童读物。编撰者和出版者的专业和权威,保证了这套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翻译完成后,我们又请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员张玉光博士进行了审读,为我们进行知识方面的把关。刚开始我还担心,张老师是研究恐龙和史前动物的,对其他几册是否有把握,结果张老师说,他读研究生时的专业方向就是鸟类,对其他两册的内容也都有涉猎,我们才放心了。
会有多少家长会购买这套书?是我们接下来要关心的。因为这意味着自己的劳动被读者认可的程度,意味着自己做出来的书到了多少个孩子的手中,同时,它也意味着有多少双纯真的眼睛会审视我们的工作。慎重地选择,精心地编校,字斟句酌地修改……以期对得起这套书已有的读者和潜在的读者,这是我们的骄傲所在,也是责任所在。

同题问答
你认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图书编辑,最应具备的品质是什么?
很多人认为,编辑就是“改改错别字”,所以只要文字基本功过关就够了。实际上,“改错”只是编辑工作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图书编辑,我认为必须得具备一个品质,那就是敏锐。在宏观方面,编辑应该敏锐地判断出图书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规律;在微观方面,编辑应该对书稿做出准确的判断并进行各方面的加工,而且,他需要随时和作者、合作方,以及营销、市场、财务、印厂各方面进行交流,这些都是需要敏锐的。
你认为什么样的书对读者来说才算是好书?
我认为在少儿图书领域,所谓的好书就是适合孩子,并且孩子喜欢的书。适合,就是有益于孩子成长,能够让孩子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有更深入的了解的。有准确的知识,有深入的挖掘,有正确的价值观。但只是“适合”,就成了灌输,孩子不一定买账,所以还要用有趣的形式、精美的画面、活泼的表述吸引孩子的眼光,让孩子愿意读。
想要看到听到更多好书资讯
欢迎关注 有时TIME TO

有时·time to,这是一个由新京报书评周刊精心筹划的全新阅读平台,诞生以来,它陆续推出包括有时·线上新刊读书沙龙,有时·FM(诗人读诗),有时·生活+等一系列好听好看,更具思想性、趣味性的内容, 受到了广大读者粉丝的喜爱。接下来,我们还会推出更多特色主题书单和视听节目,希望大家能喜欢这个我们精心为大家准备的礼物。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