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县技工学校一带一路:云南有一个优势,其他省份无法比拟-掌读文摘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527
一带一路:云南有一个优势,其他省份无法比拟-掌读文摘

云南这些地方要走向世界了,有你的家乡吗?
2018-02-01点赞云南
好消息!好消息!
为了让一大批“养在深闺人未识”的
中国自然、文化景点
和旅游城市走上国际舞台
中国网和《世界旅游画报》中文版等
推出了“2018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
旅游目的地评选活动

最终,入选的景区或者城市
将制作成
“2018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旅游丛书
于今年5月在联合国大厦首发
并向全球游客推介

就在前几天
云南地区的初选名单已经公布了
第二轮复评也将于近日
登录中国网旅游频道进行线上投票
第二轮投票活动截止日期为2月18日

by 许啸晨
到时候,云南省将推选出
3个古镇、2个美丽乡村、2个景区、
1个历史名城、1个商务旅游城市
通过“2018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旅游丛书
向全球游客推介云南优质旅游资源
让世界发现更多云南的美

by 张键清
到底有哪些景区或者城市
上榜云南地区初选名单呢?
快一起来看一下有没有你的家乡?
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乡村大理?诺邓村腾冲?和顺禄丰?黑井剑川?沙溪玉龙?黎明村曲靖?大海乡香格里拉?尼西汤堆村德钦?雨崩村怒江?丙中洛村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商务旅游城市昆明曲靖大理丽江腾冲玉溪保山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历史名城昆明建水曲靖大理迪庆保山腾冲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景区玉龙雪山昆明石林大理崇圣寺三塔香格里拉大理宾川鸡足山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古镇建水?西庄镇大理?沙溪
此次入选的仅为初选名单
并非云南地区最终入选名单
不管怎么样
都来为它们加油打call吧!

大理·诺邓村

大理云龙县的诺邓古村,就好像世外桃源般隐藏在大山深处,这里与世无争,生活气息浓郁,曾经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让诺邓火腿火遍了大江南北,还有那建筑形式独特的白族民居,构成了今天诺邓的美。

@杨小样儿1993
腾冲·和顺

和顺古镇是云南省著名的侨乡,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风光秀丽,走在街道上,清溪绕村、垂柳拂岸,好一幅和谐秀美的田园风光画卷,虽处于边境,但风光一点也不逊于苏杭。

by 方君尧
禄丰·黑井

黑井古镇坐落在“恐龙之乡”禄丰县,自古就是一个盛产贡盐的地方,依山傍江,是云南四大古镇之一,这里还保留着原始的气息,那享誉省内外保存完好的武家大院更是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

@黑井古镇
剑川·沙溪

沙溪古镇作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随着茶马古道上的衰落也渐渐的被人们所遗忘,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它至今还保留着原始的古香古色的风貌金泽洙,没有被商业化。

by 舒敏洁
玉龙·黎明村

位于丽江玉龙县的一个低调的小山村,这里人迹罕至,却藏着200多平方公里的丹霞地貌,是全国最大的丹霞地貌之一。

byM27****851
曲靖·大海乡

在云南有这样一个地方,那里风光开阔,曾被《国家人文地理》推荐为全国108个绝美地标之一,它就是位于曲靖的大海乡,其大海草山被称为云南的“新西兰”,一年四季景色都都不尽相同,冬天一下雪,它又变成了“小西藏”。

@JX吉小虾
香格里拉?尼西汤堆村

尼西汤堆村在香格里拉的名气不大,是一个很原始古朴的村子,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这里盛产黑陶,至今仍然传承着传统工艺制陶,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还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德钦·雨崩村

驴友们总说“不去天堂,就去雨崩”,雨崩村是一个离神最近的地方,也是徒步爱好者们的天堂,位于梅里雪山脚下,是拍摄神女峰的绝佳地点之一,一个神圣而景色优美的地方。

by 走爷
怒江·丙中洛村

位于贡山县的丙中洛村,以秀美的田园风光而著称,在这里爬上贡当神山可以俯瞰整个怒江第一湾,因为偏远,也保留了其原始的样貌,堪称为人神共居的人间仙境瓦萨比,世外桃源。

by 方君尧

昆明

享有“春城”之称的昆明,一年四季花开不断,空气清新,湖光山色,它开放而时尚,浓缩了云南的区位优势。不仅是云南省的盛会城市,同时也是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开放门户,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

曲靖

曲靖是云南省的第二大城市,去年的参与《魅力中国城》的竞演,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这座低调而充满魅力的城市,每年到罗平油菜花盛开的时节,都会吸引众多国内外摄影爱好者前往。

by 姚璐
大理

提起大理,可能大多数人都有想到它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但是大理拥有的不仅仅只有这些,它在茶马古道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今还是滇藏公路、滇缅公路的交汇处,拥有非常明显的区位优势。

by 石耀臣
丽江

丽江自古以来便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中转站,全市拥有一百多处旅游景点,“二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风情”是其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景区,每年都会接待众多的海内外游客。

by 张键清
腾冲

腾冲县西边于缅甸相毗邻,是我国通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和节点,被称为了“极边第一城”,它不仅是著名的侨乡,同时还是文献之邦、中国琥珀之城、中国翡翠第一城等。

byPencilVision
玉溪

玉溪市是云南省的第三大城市,连接中国内地与东南亚的泛亚铁路东线、中线昆曼、昆河高速公路在玉溪交汇,是通往东盟的重要交通枢纽,同时还是云南“国际大道”的重要枢纽。

by 龚锐
保山

保山市与缅甸山水相连,拥有长达167.78公里的国境线,是云南省主要的侨乡,南方丝绸古道、滇缅公路、史迪威公路穿境而过,是滇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内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

by 龚锐

昆明

昆明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早在约3万年前,滇池地区便已经有了人类生活,境内还拥有众多的历史名胜古迹,如大观楼、晋城古镇、官渡古镇等。

bydoris圈圈
建水

建水县于1994年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建水古城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的文化名城,古城内的文庙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是除山东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外的第三大孔庙。

byZealotry一直在
曲靖

位于珠江之源的曲靖,有着底蕴醇厚的历史文化,早在旧石器时代,在南盘江流域一带便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会泽古城至今已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还有独特的爨文化等,都展示了曲靖悠久的历史。

by 平常心飞扬
大理

大理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高原古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南诏及大理国都城所在地,同时还是云南最早文化发祥地之一,现保存的南诏太和城遗址、大理三塔、南诏德化碑等都体现了大理深厚的历史文化。

by 安新伟
迪庆

迪庆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在历史上中甸(香格里拉)一直是云南藏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重地,独克宗古城是中国保存的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而且是茶马古道的枢纽。

by 张中强
保山

保山是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悠久,素有"滇西文献名邦"之誉,境内文物古迹星罗棋布,各类文物遗址便有100多处,是一个与西南丝绸古道密切相关、古意苍苍的城市。

by易妮子
腾冲

腾冲是云南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西汉时期,因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腾冲自古便派有重兵驻守,明代还建造了石头城,因此称之为"极边第一城"。

by东来东往_

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是丽江著名的景点之一,是纳西族心中的神山,以"险、奇、美、秀"著称,登上玉龙雪山,可以近距离观看壮丽的冰川,而且从山脚到山顶,会看到不一样的景观。

by 唐利民
昆明石林

石林素有“天下第一奇观”的美誉,是很多人到昆明旅游的必打卡之处,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峰林幻化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千奇百怪美轮美奂,还可以和美丽的“阿诗玛”一起合影。

by 唐利民
大理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的三座古塔堪称为大理的地标性建筑,是已经拥有千年历史的遗迹,崇圣寺是大理国时期的皇家寺院,有着“佛都”的美誉,在三塔倒影公园还可以拍摄三塔倒影的经典画面。

by逍遥法外的小开
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被称为了“离天堂最近的地方”,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自然风光绚丽多彩,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就好像神山圣水中的人间秘境一般,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松赞林寺金碧辉煌······

by韬光养晦
大理宾川鸡足山

宾川鸡足山因山势很像鸡足而得名,是一处著名的佛教圣地,据说十分的灵验,来此地进行参拜的香客非常多,山上有很多珍贵古迹、古老的庙宇,还可以欣赏到俏丽秀美的山色,鸡足山日出也是非常的壮观美丽。

by天涯情人

建水·西庄镇

西庄镇位于建水县西部,以团山民居而得名,团山村是建水“民居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中国汉族传统民居风格,双龙桥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十大名桥之一······

by 许啸晨
大理·沙溪

在滇西北有一个著名的说法“走过大理,路过丽江,别错过沙溪”,它不若大理古城那般车水马龙,更好的保留着当年茶马小镇的风貌,兴教寺里面的壁画和雕刻都非常那国值得细细品味。

by 胡楠榆
虽不是最终名单
但是能上榜也说明了
这些地方充满了魅力
最终能够入选的景点或城市
将在国际的舞台上大放光彩
那么,这几个地方中有你的家乡吗?
来源:云南之声
一带一路:云南有一个优势,其他省份无法比拟
2017-11-27拥抱印度洋缅甸投资

云南与东南亚、南亚次大陆的17个国家接壤或毗邻,有4060公里边境线,有8个州市27个县与越南、老挝、缅甸山水相连,有16个民族跨境而居。拥有面向“三亚”、肩挑两洋、通江达海的独特区位优势,作为北上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下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是中国唯一可以同时从陆上沟通东南亚、南亚的省份。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规划建设的六大经济走廊的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在这里交汇,地处中国经济圈、东南亚经济圈和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区位优势独特明显。
国务院参事、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会长葛志荣认为,云南与越南、老挝、缅甸陆地接壤,与泰国、柬埔寨毗邻,可以说云南省与湄公河五国合作具备“地利”优势,其他省份无法比拟。
联合国原副秘书长沙祖康表示,澜沧江流域云南段北接金沙江,南连沿边经济带,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前沿,在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加强澜湄合作,云南最关键的优势是区位。”云南省商务厅副厅长刘京说,云南“区域优势非常明显,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让澜湄合作“掷地有声”
澜湄合作已经上升成为国家战略,而如何真正让澜湄合作“掷地有声”,云南如何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已经成为各界思考的问题。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尹宗华认为,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各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澜湄合作的机制下充分发挥各国的企业优势,积极挖掘在互联互通产能、跨境企业、跨境经济农业、旅游业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加快实施一批有共识、有基础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为实现长远发展和共同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
北京大学国家竞争力研究院院长郭云涛认为,产业是澜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
区位优势不等于产业优势。云南传统支柱产业是旅游、烟草、生物资源、矿产等,属于“资源贸易”经济形态,而老挝、缅甸、泰国也是属于“资源贸易”形态,需要工业化能力的提升,比如制造业和电子工业,而制造业和电子工业云南并不具备优势。
云南通过澜湄合作,实现产业梯度转移,形成“珠三角长三角+云南+澜湄区域”“三点一线”产业链的契机就此出现。
云南可借论坛平台推进澜湄六国区域合作,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做好我国东部沿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做活出口加工贸易,迅速解决云南在我国经济落后局面,迅速解决云南经济发展的资本原始积累,迅速解决大量闲散劳动力进车间入厂房、享受职业教育培训并提升劳动力素质,发展加工贸易,迅速解决云南经济总体“黑大粗”的粗放发展局面、推动产业转换升级问题,迅速形成云南创业致富文化和科技创新能力。

落差要靠“实干”和“落实”来填充
“云南可以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和新一轮沿边对外开放的‘陆上珠三角’。”对于“地利”,云南省贸促会会长刘光溪博士更有一番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要把云南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开放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经济优势,全面加快云南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东部沿海产业梯度转移,打造“一带一路”建设与澜湄合作的“东云缅三地一线产融合作走廊”势在必行。
什么是东云缅三地一线产融合作走廊?
其中的“东”有广狭两义,广则指长三角、珠三角和黄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国内发达地区,狭则重点指长三角和珠三角加工贸易繁荣昌盛的地区;
“云”同样有广狭两义,广则指云南、广西和贵州(滇桂黔)三省,狭则重点指云南;
“缅”除了指缅甸(与云南边境线长达2000公里)外,还代表越南和老挝、柬埔寨等最不发达国家;
“产”是指加工修配组装产业,重点包括加工贸易产业;
“融”则是指除了银、证、保、非银等四大传统金融业务外盒装美人,主要是如何培育发展天使基金、风投基金、共同基金、跨投基金、产业基金以及加工贸易银行、保险、信托等。
云南的沿边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与国际化总体比东部地区落后15年到20年,但又比周边毗邻国家先进15年到20年,甚至30年,三地正好形成了时间、地区、产业、政策和要素20年左右的梯度级差。云南应在建设国际大通道的同时,积极利用东部的产业转移,发挥云南与湄公河五国乃至东盟、南盟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因此,通过承接和转移,链接和延伸特色优势产业形态,形成以云南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和集聚,提升经济实力,是可行和必要的选择。
当然,关键还是抓住机遇,突出重点,砥砺前行。正如刘光溪博士所说,云南有10 个“王国”称号: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矿产资源的王国、气候王国、花卉王国等,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从“王国”变成“王牌”,这中间的落差就要靠“实干”和“落实”来填充。
优势在区位 出路在开放——杨赛光接受云南日报记者采访
2018-01-30保山日报宋云峰中共保山市委政策研究室


省“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市委副书记杨赛光就保山如何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问题接受了云南日报记者采访。
杨赛光说,近年来,保山市委、市政府坚持跨越发展开放为先的理念,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文化和作风 “五大优势”,主动服务国家和省发展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孟中印缅、中缅经济走廊建设,提前布局、提前布点,全力构建“丝路永昌”的开放体系铂莱雅。从根本来讲,保山最大的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

杨赛光表示,保山今后要结合自身优势,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推进互联互通。积极推进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的建设,重点推进缅甸密支那至班哨二级公路建设和保山、腾冲两个机场改扩建工程。二是加强口岸建设。腾冲猴桥口岸是连接南亚东南亚的重要节点和枢纽,2017年外贸进出口完成32018万美元,首次突破3亿美元大关,边民互市连续3年实现大幅增长。三是加快推进开放平台建设。积极谋划“一线两园”项目,打造内外发展平台,重点打造保山至缅甸曼德勒的交通网络,境内的保山工贸园区“园中园”和境外的缅甸曼德勒保山缪达工业园区。四是加强人文交流合作。逐步深化与以缅甸为重点的周边国家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领域交流合作,深化对缅华文教育、对缅援助等民生项目顺利开展,与印度阿萨姆邦和曼尼普尔邦等实现经贸互访和文化交流。
(转载自保山新闻网)
云南省长阮成发答记者问全文实录
2018-02-01都市时报

1月31日下午,在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胜利闭幕之际,云南省人民政府在海埂会堂举行记者会。省委副书记、省长阮成发受邀出席记者会,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记者会现场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 张玉杰 摄
阮成发首先向各媒体记者加班加点、倾心用力报道省“两会”表示衷心感谢。他说,“我到云南工作,今天满1年1个月20天,我非常愿意跟各位记者朋友见面交流。希望通过今天的见面交流,让大家对省政府的工作思考和打算有更深了解,让我对大家所知所想所盼也有深入了解。大家可以就感兴趣的问题敞开提问,我将尽我所知来回答。”
一、“在云南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我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新华社记者:
在这次省“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评价《政府工作报告》的站位非常高,认为云南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就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缩影。请问云南是怎样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
阮成发:总结过去五年工作,我们深深感到云南取得的成绩,都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取得的。比如,在脱贫攻坚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精准理念贯彻到脱贫攻坚的具体工作中,扎实推进贫困对象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教育、健康等精准扶贫措施,五年来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56万。比如,去产能方面,下大力气压减煤炭、钢铁等行业落后产能,严厉打击取缔“地条钢”,推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这都是贯彻落实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部署的结果。
过去五年我们取得的成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云岭大地生动实践的结果。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保持定力,在脱贫攻坚上精准聚焦,在补齐发展短板上久久为功,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尽力而为,推动云南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8%、10.7%,各族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在云南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我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树有根、水有源。我们发自内心感受到云南这五年来取得这么大的成绩,最根本的就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有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导航引领。下一步,我们将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中央有部署、我们就有行动,省委有要求、我们就有落实,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云南落地生根。

省长答记者问 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 张玉杰 摄
二、“让‘绿色’成为云南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底色”
人民日报记者: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三张牌”,请问打造“三张牌”的基础、条件、目标是什么?
阮成发: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我认为其本质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转折,我们要认识它、适应它、抓住它。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云南如何走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通过分析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大势,我们结合省情、扬长避短,彰显特色、形成优势,加快构建“传统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迭代产业体系,让“绿色”成为云南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底色。
第一张牌,是打造“绿色能源牌”。能源产业是云南现有支柱产业之一,其中主要是水电清洁能源。绿色能源是我们的一大优势,由于各种原因,我们没有把绿色能源利用好,发出的电送不出去,还要请求别人帮助消纳,每年都要大量“弃水”“弃电”。怎么把绿色能源用好?就是要打造“绿色能源牌”,大力推动水电铝材、水电硅材一体化发展,尽快形成产业,切实推动解决“弃水”“弃电”问题。同时,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迅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下大气力引进新能源汽车整车和电池、电机、电控等零配件企业,尽快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争取把“绿色能源牌”打造成为一大亮点。
第二张牌,是打造“绿色食品牌”。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有良好基础,但规模小、品牌影响力小、产品附加值低。放眼全国来看农业,当前农业面临着一场深刻的革命,要抓住这个机遇。第一,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大产业、大市场无法对接。第二,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单纯追求产量增长,这也到了尽头。第三,农户的单打独斗和大市场没法对接,小市场盲目追求产量,与大市场不对接。如果不迅速转型升级,我们的农业不可能再上台阶,只能在一个低层次、低水平徘徊。大势所趋,我们一定要大力推进 “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模式。加快发展大产业,重点力推茶叶、花卉、水果、蔬菜、核桃、咖啡、中药材、肉牛等产业做大做强;培育和引进新主体,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以及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用这种新的主体来替代或者改革一家一户的组织生产;利用互联网等新平台,走一条有机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之路。有机化尽管很难,但是我们下定决心,克服困难,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大幅提升云南农产品的有机生产比重;要形成品牌,按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大力打造具有云南特色、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加快形成品牌集群效应,力争用几年的努力,形成几个千亿元级的产业群。为了推动这项工作,我们将加强领导,强力推动,争取用几年的时间打好“绿色食品”这张牌,在国内外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今后,我们可以自豪地向世人宣传:你们放心吃云南的食品,云南的食品是安全的,它不打农药、不施化肥。
第三张牌,是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我们提出,“健康生活”不只局限于全省各族人民,还包括省内外、国内外追求健康生活的人。我们致力于打造世人健康生活的向往之地,希望他们到云南来生活。所以,我们明确提出打造从“现代中药、疫苗、干细胞应用”到“医学科研、诊疗”,再到“康养、休闲”全产业链的“大健康产业”,使云南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
我想大家注意到了,云南这“三张牌”包含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它的底色就是绿色,这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方向。我们要捏紧拳头、聚焦重点,扬长避短、彰显特色,久久为功,经过全省上下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努力,把“三张牌”真正打造成世界一流品牌。
三、“只要‘一部手机游云南’这个目标实现了,它本身就是一个亮点,是一个很好的智慧旅游体验”
中央电视台记者:
省长,您去年提出“一部手机游云南”,请问“一部手机游云南”概念是什么,“一部手机游云南”怎样实现?实现以后游客到云南体验会有怎样的变化?
阮成发:为什么要做“一部手机游云南”?当前,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非常迅猛,日新月异,大家都不知道明天会出现什么新事物、新变化。这其中有一个核心,就是互联网。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旅游是云南的一张名片。如何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实践当中,我们感到,一定要把旅游和互联网结合起来,打造智慧旅游。 “一部手机游云南”不是简单设计一个网站、开发一个APP,或是现有平台的升级版。实际上是适应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潮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崭新的智慧旅游。
“一部手机游云南”高质量上线后,来到云南旅游,通过APP、公众号和小程序,享受“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一键订单”“一码通行”“一键投诉”,享受到覆盖游前、游中、游后全过程全方位全景式服务。如,景区扫码、刷脸入园;高速公路无感支付;景区分性别、分季节专业语音导览;在线结算,获取电子发票以保护权益;智能订车位、查找附近餐饮、厕所等公共设施;买到地道放心、高品质的茶叶等云南特色产品并在线支付和邮寄、无条件退款。
“一部手机游云南”的后台和核心是“一中心、两平台”。旅游大数据中心,实现旅游数据的集中管理存储、深入分析开发和安全有效应用。游客服务平台,向游客提供最全面、最权威、最方便服务,让游客感到“旅游体验自由自在”。旅游管理平台,第一时间满足游客需求、及时有效处理涉旅突发事件、提供全面实时旅游管理信息,让游客感到“政府管理服务无处不在”。这就像我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的,以“云南只有一个景区,这个景区叫云南”打造“全域旅游”;以“一部手机游云南”为平台打造“智慧旅游”;以“游客旅游自由自在”“政府管理服务无处不在”为目标建设“一流旅游”。今后只要在云南,上了我们的“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就会充分体会到“全域旅游”的概念。我相信,只要“一部手机游云南”这个目标实现了,它本身就是一个亮点,是一个很好的智慧旅游体验。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所以我希望到那时候大家都去体验一下两个女匪王,帮助我们不断完善,这样我们云南的“智慧旅游”在全国就可以走在前列。
四、“到2020年,我们一定会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打响十大攻坚战,全面提高脱贫攻坚的工作质量。请问,云南省在脱贫攻坚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下一步还有哪些措施和打算?
阮成发:云南的贫困县、贫困人口数量均居全国第一,贫困人口数量447.6万人,去年预计脱贫115万人,还有330多万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好十大攻坚战,相关内容很多,我就不一一细说。目前,我们脱贫攻坚最难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难点,是扶志、扶智。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50岁的人群中,文盲、半文盲还有10万人,“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中有很多的成年人不识汉字、听不懂普通话,这个是脱贫攻坚中最难的。
第二个难点,是许多贫困人口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而且住得分散。在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中,我们对30户以下、贫困发生率50%以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达到脱贫出列条件的村庄,原则上应搬尽搬、整村搬迁、进城入镇。往城镇搬也有新问题,进城不等于脱贫,要有就业才行,所以我们提出一户至少有一人就业。未来3年,全省易地扶贫搬迁的人数增加50万人,总数在原来100万人的基础上增加到150万人,如果实施顺利,易地扶贫搬迁的规模有可能还会适当增加。
第三个难点,是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补短板任务重。现在我们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任重道远。
我们相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党中央的关怀,有各方支持,有全省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到2020年,我们一定会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省长答记者问 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 张玉杰 摄
五、“我们想把特色小镇打造成云南产业升级的一个聚焦点,打造成云南后现代生活方式的集中展示平台”
云南广播电视台、云南网络广播电视台、云视新闻七彩云融媒体记者:
请问我省在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方面有什么考虑?目前面临哪些困难?下一步打算有什么?
阮成发:云南建设特色小镇非常有优势,省委、省政府一直把特色小镇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谋划推进。起步之初,我们就明确提出要突出“特色、产业、生态、易达、宜居、智慧、成网”等七大要素,提出要避免成为新一轮的房地产开发。
我们想把特色小镇打造成云南产业升级的一个聚焦点,打造成云南后现代生活方式的集中展示平台。经过一年来的推进,目前总体情况不错。但也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一些特色小镇的投资建设主体力量达不到我们期望的水准。我们希望,特色小镇建设不局限于当地的居民和企业,要敞开胸怀欢迎省内外、国内外的投资者和大企业进来。
云南有很好的山水,同时不少特色小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我的野蛮师姐,吸引国内外投资者不只是解决资金的问题,一定要由有追求、有品位、有情怀的人来打造,这样才能不浪费资源,才能避免特色小镇建设成为房地产开发。
我们原来打算在3年内打造105个特色小镇,现在看来,可能要根据当前推进的情况作一些调整,对滥竽充数、变相搞房地产开发、突破生态红线等不符合政策要求的,要坚决淘汰。我相信,只要坚持“两不”原则,即:不滥竽充数、不搞房地产开发,特色小镇一定会成为云南城镇化建设的一个新亮点。
六、“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美景世代相传”
中国新闻社记者:
目前在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方面还存在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请您重点介绍一下洱海保护治理的进展情况以及下一步的打算。
阮成发:高原湖泊治理是世界性难题。经过多年的努力,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水质总体稳定趋好。其中,洱海保护治理是重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非常牵挂,在云南考察时要求我们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省委、省政府始终牢记嘱托,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我们采取断然措施,开启抢救模式,启动实施了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目前整个保护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去年有6个月的水质达到了Ⅱ类,蓝藻水华得到有效控制。但洱海生态系统还是脆弱的,长期性污染负荷较重,保护治理形势依然严峻,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否则会前功尽弃。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大力度,努力实现四个目标。一是在今年上半年实现洱海环湖周边的生产生活污水全部截污;二是在洱海相关流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解决面源污染的问题;三是解决清淤的问题;四是恢复好洱海水生态。
总之,我们有信心,洱海的保护治理有再大的困难,也一定要把它治理好,还要加强苍山的保护,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美景世代相传。对于每个高原湖泊,我们都有完整系统的治理方案,最近对抚仙湖周边违法违规建筑拆迁力度空前,还将持续加大对滇池、洱海等湖泊的保护治理力度。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突出重点、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多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始终保持久久为功的精神和毅力,坚持“一湖一策”精准治理思路,大力推进各项工作,让九颗高原明珠更加璀璨夺目。
七、“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我们绝不会半途而废,只会越来越严,力度越来越大”“希望大家对云南旅游的未来充满信心”
中国日报记者:
去年在全国“两会”上,我的同事就云南旅游市场秩序整治问题向阮省长提问,我今天想继续追问,这项工作目前取得了什么成效?遇到了什么困难和问题,下一步将如何推进?
阮成发:感谢中国日报对云南旅游的关注。在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上,我们采取的力度是空前的,也有初步的效果,但说实在的,并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它遇到的阻力比我们想像的大。客观地讲,云南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可以概括为“两个没有、一个下降”:原来铺天盖地、乔装打扮的低价游没有了,但个别经过伪装、具有隐蔽性的“不合理低价团”仍偶有出现,我们的态度很坚决,做到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原来普遍存在、明目张胆的强制购物现象没有了,但变相安排购物现象和有违诚信的欺诈行为还时有发生,我们始终加大查处力度,坚决斩断旅游行业灰色利益链条;我注意到,这两天网上热议一位丽江出租车司机误导游客的事,这就是典型的欺诈行为,这件事发生以后,丽江市已在第一时间坚决处理。原来居高不下、此起彼伏的旅游投诉大幅下降,从去年4月依法重拳整治旅游市场秩序以来,旅游投诉同比下降了27.2%,从全国旅游投诉量第一方阵中有幸退出,但还没有达到我们所希望的最佳效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云南旅游市场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它一夜之间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我们承诺,一旦发现“害人虫”,坚决依法处理,决不姑息。一方面,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我们绝不会半途而废,只会越来越严,力度越来越大。同时,要建立一套从根本上整治旅游市场秩序的机制,就是强化属地管理、依法管理。另一方面,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旅游新业态,我刚才介绍的“一部手机游云南”,不能说可以把当前出现的所有问题都解决,至少是相当一部分问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消化,所以我也希望大家对云南旅游的未来充满信心。
八、“云南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工程已全面开工”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工程。请问这样做的考虑和打算是什么?
阮成发:“要致富,先修路”是老百姓都知道的一个道理。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短板。云南很多地方没有高速公路、没有铁路,怎么致富奔小康?所以,省委、省政府下决心要推动“五网”建设,而“五网”建设中首推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
“能通全通”是什么意思?云南有129个县(市、区),经过相关专家的反复研究论证,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德钦、维西、福贡、贡山等4个县没有列入高速公路建设规划。到2020年,除了这4个县外,其余125个县将全部实现通高速公路,所以简称“能通全通”工程。
目前,云南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工程已全面开工,力度比较大,去年建成12个高速公路项目,新增5个县通高速公路,新增通车里程888公里,总里程突破5000公里,到2020年将达到10000公里以上。我们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有筹措资金的压力、有拆迁的压力,也有施工的压力,我们将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能通全通”工程实现以后,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将插上翅膀,迈上新台阶。

省长答记者问 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 张玉杰 摄
九、“要加大工业投资的力度,使工业投资短板在未来几年能够明显改善”
春城晚报记者:
《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是2018年的重点工作之一。请您具体介绍将如何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产业特别是工业的投资力度,加快补齐产业特别是工业发展短板?
阮成发:在过去几年中,云南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直保持高位,去年实现增长18%,今年要在去年基础上努力实现增长16%。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投资占比偏低是投资结构不优的短板。对此,我们在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都要加大工业投资的力度,使工业投资短板在未来几年能够明显改善。我们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瓦格吉尔羊,推进水电铝材、水电硅材一体化发展,大力引进新能源汽车企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等具体措施。
工业投资既要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提高比重,也要坚持高质量发展。所以,我们的工业投资重点不是投向传统产业,而是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我们正在积极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使得工业投资在数量上增加,更重要的是在结构上优化,从总体上促进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仅是总量在增加,结构也在优化,推动云南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尽快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十、“‘亲’而不‘疏’、‘清’而不‘浊’的新型政商关系逐步形成”
香港商报记者: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云南省将进一步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请问目前云南营商环境还存在哪些问题?采取哪些举措来改善?
阮成发:我们的营商环境还不理想。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改善,去年就先后出台了“放管服”10条、降成本75条、发展民营经济和改善法治环境“双十条”等政策措施,累计为企业减负900亿元;建立了省级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工作制度,在企业遇到困难时主动服务。通过努力,云南营商环境明显改善,“亲”而不“疏”、“清”而不“浊”的新型政商关系逐步形成。同时,我们也知道,个别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等现象;有的新官不理旧账,决策上“翻烧饼”;有的“清”做到了,但“亲”没有做到燕龙生态园。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下大力气加以整改。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三件事:
一是继续大力降低企业的成本。在原来的基础上,今年再降低实体经济成本700亿元左右,其中包括降低企业税费540亿元。同时,从今年起开始停止征收坝区耕地质量补偿费,进一步降低企业用地成本。
二是聚焦问题抓改革。进一步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加强监管的“加法”,优化服务的“乘法”,以主动服务、优质服务让企业顺心。在省“两会”上企业反映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征收“过头税”,我们要坚决杜绝,发现一起,坚决处理一起。一个是涉企收费较重,尽管我们财政增收压力很大,但省政府下决心把提高财政收入的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将全省财政收入里面税收占比提高到70%以上,非税收入占比降到30%以下;财政收入比较困难的一些县,税收占比提高到50%以上,非税收入占比降到50%以下。这一刀砍下去,应该说相关的县级政府是很“疼”的,尽管这样,我们还是下定决心做这件事。
三是优化制度体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切实保障企业在资质许可、政府采购、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公平,努力营造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比如,政府以后对企业的补贴,一律公布标准,实行网上申请、网上办理、网上永久公示,打造阳光政府。
通过这些努力,让云南营商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十一、“我们从讲政治的高度去看待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
昆明广播电视台记者:
云南省如何提高财政收入的质量,降低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阮成发:这是省政府痛下决心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今年地区生产总值的目标增长8.5%,但财政收入增长5.5%,相差3个百分点,这是考虑到要提高财政收入质量,把非税收入降下来。这意味着减少了收入,相当于从身上“割肉”,主要是全省一些地方非税收入占比过高,有的个别县的非税收入占比达到70%以上,这也极大地影响了营商环境。
那么怎么办?改善营商环境是一个“牛鼻子”。这个“牛鼻子”将会带动政府执政理念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我们不要小看财政收入的质量,这实际上是改变各级政府,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的一个导向。我们不能简单看财政收入增长了多少,如果没有经济的发展带来税收的增长,而是通过行政收费等,这些都是“负增长”,还破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所以,我们从讲政治的高度看待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
十二、“我们将在发展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
光明日报记者:
最近媒体广泛报道昭通“冰花男孩”的故事,这其中反映农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请问阮省长对这件事怎么看?下一步在教育、卫生等民生改善方面有什么样的打算?
阮成发:看到“冰花男孩”的报道,我很震惊,作为省长我觉得有责任,这也是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一个缩影。“冰花男孩”所处的边远山区教育资源配置还不够科学合理,孩子们上学还面临着山高路远的困难和问题。可以说,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与人民的期盼相比,我们做得不够,还有很大差距。
改善和保障民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问题导向,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既竭尽全力,也不吊高胃口。
教育方面,要突出义务教育这个关键,抓好农村“控辍保学”,完成“全面改薄”任务。为了避免县级配套到不了位、存在缺口,省政府下决心,对88个贫困县的“改薄”投入,全部由省财政负责。
卫生方面,以提高区域诊疗水平为目标,今年重点做三件事:第一,下决心支持丽江等5个没有三甲医院的州市创三甲;第二,推进40所县级医院提质达标;第三,实施40个县远程医疗“乡乡通”建设。
总之,我们将在发展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着力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十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非常重要”
云南日报、云南网、云报客户端记者:
新时代、新气象、新征程,请问新一届省人民政府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有什么举措?
阮成发:这次省人代会确定了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要完成目标任务,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非常重要。我想,至少有三个方面需要加强。
第一,坚持把讲政治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位要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宪执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树牢“四个意识”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真正做到中央决定的我们坚决执行、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表态容易,但真正做到是需要付出努力的,不落实到具体工作上是坚决不行的。比如,去产能方面,化解钢铁、煤炭等行业过剩产能,中央有要求,老百姓也有自己的需求,去产能又涉及到企业的生存问题,会有一些工人失业。在这个时候,中央决定的我们坚决执行大闯五台山,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妥善安排好这些职工。这就是讲政治。所以,讲政治是政府工作的第一位要求,有很多具体内涵、内容、要求,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
第二,坚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决心深化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是加大政府机构改革力度,按照中央的统一要求,大力推进相关部门职责的整合;二是推进“一个印章管审批”,多个章变一个章很难,但要坚决推进;三是推进网上办事;四是推进网上公示,省政府带头,比如说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全部上网,在网上公示,随时可以查;这些要逐步推广到教育、卫生、发改、工信等相关部门。今后,政府用的每一分钱都要在网上走,都要在阳光下进行。
第三,坚持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以及省委实施办法,坚决反对“四风”,严厉整肃庸政懒政怠政。深入调查研究,倾听人民群众呼声,不断提高改革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坚决惩治腐败、哪怕是微腐败,聚焦工程建设、土地出让、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重点领域,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在这些方面,我们要加大制度衔接的力度,杜绝白恩培、仇和等利用权力干预国有资产、国土资源转让等腐败行为。今后,在国有资产转让方面,坚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坚决杜绝权力寻租。
十四、“努力在改革开放上有更大作为”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记者: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云南省在改革开放上有什么新打算新举措?
阮成发:实现云南跨越式发展,希望在改革明镜菩提,出路在开放。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要求建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改变了云南在全国的地位,云南由交通末梢变为开放的前沿。我深深感到,目前我们离这个定位要求的差距还很大。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也是一个重大的契机,我们要努力在改革开放上有更大作为。
在深化改革方面,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努力在新起点上取得新突破。坚决抓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各项重大举措的落实,重点推进国企国资、产权保护、财税金融、社会保障、对外开放、生态文明等关键领域改革;坚持问题导向,以基层和群众关心的问题、企业反映突出的问题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旗帜鲜明为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形成更加浓厚、更有活力的改革创新氛围。
在扩大开放方面,发挥区位优势,努力把云南打造成为对外开放新高地。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彰显云南元素,加快推进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取得更大进展;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争取在中越、中老、中缅经济走廊建设中作出更大的贡献;开展全方位合作,加快推进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积极推进开展与缅甸、老挝等周边国家的产能合作,尽快启动建设一批重点工程、重要园区和重大项目;大力规范整合边合区、跨合区、综合保税区、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各类开发开放平台,“统一名称、统一授权”,加强领导,强力推动,解决功能定位不准、产业不突出、管理碎片化等问题,推动开放平台真正发挥作用,努力实现在全国大开放格局中有一个明显跃升。
再过半个月就过年了,我借此机会向全省各族人民,向在座的各位记者朋友,也通过你们向长期以来对政府工作关心支持的社会各界拜一个早年,祝同志们新年吉祥、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谢谢大家。
来源:都市时报
文字: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 朱勋航 李元冰
图片:张玉杰
“一带一路”:走进东盟参考(4)
2017-11-14东盟
●老挝:比邻而居的商机
●习近平同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举行会谈
●习近平在老挝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中老关系发展进入历史最好时期
●新闻背景:关于中老关系,你需要知道的几件事
●共辟中老关系美好未来
●习主席老挝之行,让中国复兴梦与老挝发展梦交相辉映
●习近平访问老挝,两国友谊迈进新时代
老挝:比邻而居的商机
据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尽管全球经济动荡不稳定,但2016年老挝仍然保持经济增长率为7%的水平。世行的数据还显示,近十年来,老挝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平均水平为7%。
亚洲开发银行(亚行)在发布的《2017年亚洲发展展望》报告中预测,老挝国内生产总值(GDP)2017年和2018年将分别较上年增长6.9%和7.0%,略高于2016年较上年增长的6.8%,在当今世界经济低速增长中,老挝经济高速增长带来许多新商机。

↑2017年3月北京,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与老挝驻华大使会见,交谈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促进中国与老挝产业及其企业合作新发展,老挝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商务参赞和公参助理陪同大使会见。
2017年老挝经济何以增速强劲?
2017年老挝政府将经济增长目标定为7%,是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最高增速。美国《福布斯》网站2017年3月底刊专栏文章,评论世界银行预计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的5个国家,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老挝。
那么,老挝经济如此强劲的增长动力究竟从何而来呢?
世界银行2016年下半年的报告指出,经济学家和私营业主认为,尽管全球经济总体形势存在不确定性,但是老挝的经济增长总体态势良好,能够达到7%的经济增长目标。
老挝总体上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国土面积23.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00万,人均占有的资源比较富裕,包括矿产、水电和土地资源比较充沛。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在过去10年中,老挝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7%,其中利用该国自然资源(主要是水、矿产和森林)的产业为增长贡献了三分之一。
老挝大力发展的电力行业效果显著,直接对经济发展形成支撑。
老挝总理2017年3月表示,政府将继续完善和出台各项法律法规,改善投资环境,鼓励投资和创业。
2016年老挝经济
2016年老挝经济增速为7.02%,其中,农业增长2.7%,占GDP的17.2%;工业增长12%,占GDP的28.7%;服务业增长4.6%,占GDP的42.4%。电力行业由于发电机组已完成并投入使用,增长39%,占GDP的36.9%。201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408美元。
2016年通货膨胀率1.6%,同比2015年上升0.3%。
2016年出口额达45.23亿美元,超额22.2%完成目标任务;进口额达42.15亿美元,完成计划的80.1%,贸易顺差3.08亿美金。
2016年全国总投资达42.857亿基普,增长24.2%。
2016年11月国民议会上颁布了新修订的《投资促进法》。修改后的法案共有12部分、109个条款。新的法规旨在老挝吸引外资,提高投资效益。
老挝:比邻而居的商机
老挝,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家,北邻中国,南接柬埔寨,东临越南,西北达缅甸,西南毗连泰国,是东盟中与其他国家接壤最多的国家。中国企业走进老挝,不仅可抓住老挝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商机,而且可借助其区位优势开发其他东盟国家市场。
随着中老铁路的开工建设,一条互联互通、利国惠民的经济动脉将就此打通,该铁路北起老中边境磨憨至磨丁口岸,向南直至老挝首都万象市,线路全长418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建成后将把万象至中老边境的旅行时间由现在的12小时缩短至3小时以内。
老挝政局稳定、社会秩序良好。老挝政府对中国企业的投资持欢迎、鼓励政策。
中国企业在老挝投资农业开发及食品加工、矿产开发、木材加工、旅游开发、日用产品生产、建材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均有商机。汽车、摩托车、纺织品、钢材、电线电缆、通信设备、电器电子产品等在老挝均有市场。
目前老挝直飞中国有多条航线:万象-昆明,万象-广州,万象-南宁,万象-海南,琅勃拉邦-景洪,琅勃拉邦-成都以及万象-常州。中老之间开通的直航有力促进了双边合作的迅速发展,据统计,2016年,中国境内到访老挝的人数超过54万人。
老挝是个自然纯美的“少女”。琅勃拉邦、巴色县瓦普寺,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著名景点还有万象塔銮、玉佛寺,占巴塞的孔帕萍瀑布,琅勃拉邦的光西瀑布等。
中国企业在老挝可开展农业资源、水利资源、矿产资源等领域开发合作。
政和商通
中老建交55年来,两国传统友好日益深入人心,各领域合作全面快速发展,硕果累累,不仅给两国人民带来切实利益,也为本地区和平、稳定、繁荣作出重要贡献。
工程承包方面,2016年中国对老挝工程承包合同额达67.1亿美元,较2015年增长30.1%,在东盟国家中仅次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位居第三。
投资方面,中国是老挝最大外资来源国。截至2016年5月,中国对老挝投资760个项目,总投资额超过67亿美元,尤其是从2011年起已投资160多个项目,总投资额超过27.5亿美元。中国在老投资涵盖多个领域正定县技工学校,投资较多的是电力、矿产、农业和服务业。2017年1-3月,中国对老挝投资金额达到33495万美元,同比增长365.3%,老挝已成为中国在全球第八大投资目的地国。
2016年9月,中国和老挝发表联合公报,强调加强两国经济合作:
——双方决定加快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十三五”规划同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八五”规划的有效对接,制定并实施好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合作规划纲要,切实推进产能与投资合作,发挥中老两国政府经济和技术合作规划的作用。中方愿协助老方制定经济发展专项规划,继续为老挝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双方将继续积极推进中老铁路项目,同意加快前期准备,实现年内全面施工,同时扎实做好各项保障工作,确保项目建设和运营顺利进行。双方将密切配合,建设好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和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
——双方同意进一步密切贸易往来,提升贸易规模和水平。加强海关、质检等职能部门合作,提高口岸通关便利化程度,为双边贸易创造更多便利条件。继续发挥好中老经贸合作委员会、中国云南-老挝北部合作工作组等机制作用,进一步密切边境省份交流与合作。
——双方将落实好已达成共识的项目,积极推进万象玛霍索医院现代化升级改造、边境公路和通关口岸设施、国家会议中心宴会厅以及援建老挝10所学校等项目。
——双方同意发挥互补优势,不断提升在基础设施、农林、能源、交通、通信等领域合作水平,继续做好中老卫星、电力开发等大项目建设和运营,探索在金融监管、生态建设、新能源开发、农业投资与技术交流等领域合作。
2016年9月,老挝总理通伦·西苏里应邀访华。访问期间,双方签署了《关于编制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合作规划纲要的谅解备忘录》、《关于确认并共同推动产能与投资合作重点项目的协议》、《关于共同编制老挝电力、中老铁路沿线综合开发、旅游等重点领域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合作框架协议》、《经济和技术合作规划补充协议》等合作文件。
老挝有关投资行业鼓励政策
工贸部、计划投资部、政府办公厅分别管理老挝投资的一般投资、特许经营投资和经济特区投资。
鼓励投资的领域:农业、种植业、养殖业、不需要大面积用地的中小型加工业、物流业、酒店业、餐饮业、旅游景区开发业等;其他还有根据新修改的《投资促进法》新规定的相关服务业,如医院、职业学校、大学等。老方邀请并欢迎中资企业增加对上述相关领域和项目的投资。
老挝鼓励外国投资的行业有:出口商品生产;农林、农林加工和手工业;加工、使用先进工艺和技术、研究科学和发展、生态环境和生物保护;人力资源开发、劳动者素质提高、医疗保健;基础设施建设;重要工业用原料及设备生产;旅游及过境服务。
老挝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
老挝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是中老两国政府共同确定的合作项目,是中国在老挝唯一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列入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的早期收获项目。开发区占地1149公顷,位于老挝首都万象市主城区东北方21公里处赛色塔县和赛塔尼县,是规划中的万象新城的核心区域,开发区规模较大,区位优越。
万象赛色塔开发区将以“工业园区+新城区”的开发模式,项目总体定位规划为“一城四区”,即:万象产业生态新城,中老合作开发示范区、云南省桥头堡战略的产业承载区、万象城市副中心的核心区、和谐人居环境的宜居区。
2010年6月,在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与老挝国家副主席本杨·沃拉吉的见证下,中老双方签订了《老挝首都万象综合开发项目谅解备忘录》。2012年7月,中老两国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政府关于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的协定》,中国政府正式确立了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地位。
(作者:许宁宁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中国外交部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亚太中心执行主任)
习近平同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国家主席本扬举行会谈
2017年11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万象国家主席府同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举行会谈。双方高度评价对方发展成就,同意加强交流互鉴,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和老挝革新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继续秉持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精神安新三台吧,巩固中老传统友好,推动长期稳定的中老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

习近平和本扬相互介绍了中共十九大和老挝党和国家事业有关情况。
习近平赞赏老挝坚持走本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评价老挝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强调相信在以本扬总书记为首的老挝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老挝人民一定能够在全面革新事业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本扬热烈祝贺中共十九大圆满成功,高度评价大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将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利迈进。本扬指出,中共十九大的成果也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理论发展,为地区和世界和平、友好、合作、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习近平强调,中老是社会主义友好邻邦,传统睦邻友好历久弥坚。建交56年来,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务实合作持续扩大,人文交流日益密切,两国关系全面深入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中老理想信念相通,两国关系战略定位高远,发展空间广阔。中方始终珍视中老传统友谊,高度重视同老挝关系,愿同老方携手努力,不断丰富和发展高度互信、互助、互惠的中老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两国永远做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
本扬表示,感谢习近平同志连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首次出访就来到老挝,相信此访将深化两国传统友谊,推进两国各领域合作,为构建老中命运共同体规划蓝图、指明方向,推动老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老挝钦佩中国发展成就,感谢中方长期以来的帮助,将坚持按照“四好”精神不断推进老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支持中国为促进国际和地区稳定和繁荣发挥更大作用。
习近平和本扬就两党两国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重要共识。双方一致认为,中老同为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双方在彼此信赖的基础上,共同打造中老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符合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有利于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双方同意保持高层互访的优良传统,引领和指导新时期中老关系发展。加强两党友好交流合作,深化治党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加强外交、国防和执法安全领域合作。双方重申坚定支持对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
双方同意加快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同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共建中老经济走廊,推进中老铁路等标志性项目,提升经贸合作规模和水平,促进两国经济优势互补,深化产能、金融、农业、能源、资源、水利、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等领域合作,推动双方务实合作更多惠及两国基层民众。
双方同意深化文化、教育、科技、旅游等领域合作,办好老挝中国文化中心,加强青少年友好交往,扩大地方间合作。密切在联合国、亚欧会议、东亚合作、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等多边框架内协调和配合。
会谈后,习近平和本扬共同见证了中老经济走廊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丝绸之路、科技、农业、电力、人力资源、金融、水利等领域合作文件的签署。
习近平在老挝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2017年11月13日,在对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老挝《人民报》、《巴特寮报》、《万象时报》发表题为《携手打造中老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的署名文章。文章如下:
携手打造中老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应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沃拉吉邀请,我即将对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我曾两次到访老挝,热情友善的老挝人民、金碧辉煌的万象塔銮、风光旖旎的湄公河畔给我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我期待同老挝的新老朋友们畅叙友谊,共谋发展,共辟两国关系美好未来。
中老是理想信念相通、社会制度相同、发展道路相近的社会主义友邦。建交半个多世纪以来,两党两国关系经受住了时代变迁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书写了动人的佳话。毛泽东、周恩来和凯山·丰威汉等两国老一辈领导人肝胆相照,结下了深厚战斗情谊,为中老世代友好奠定了坚实基础。老挝重要领导人贵宁·奔舍那的后人曾在中国求学多年,他们在中国留下了青春的足迹,也成为中老传统友谊的见证者、传承者、推动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军民积极支援老挝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200多位中国烈士长眠于这片他们战斗过的热土,用生命筑起了中老友好永不磨灭的丰碑。
进入新时期,中老友好历久弥坚,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拓展。高层往来日益密切,党际交流持续深化,政治互信愈加稳固。中国有句古话,“同门曰朋,同志曰友”,这是中老关系的真实写照。作为志同道合的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中老在探索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创新,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建设,加快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始终平等相待,相互扶持。中老关系堪称中国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典范。
中老发展战略对接加速。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同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中国的“十三五”规划同老挝社会发展“八五”规划高度契合,两国发展理念相似。去年,两国务实合作旗舰项目——中老铁路全线开工,承载着老挝人民发展梦想的交通大动脉正逐步变为现实。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和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建设进展喜人,多家企业和机构签约入驻,将助力老挝实现产业升级、吸引外资、促进就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
中老务实合作驶入快车道。中国已经成为老挝第一大投资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今年1月至9月,双边贸易额21亿美元、同比增长25.1%。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累计超过61亿美元,带动当地水电、矿产、服务贸易等行业发展。中国积极推动医院、公路、学校等一批民生援助项目落地,助力老挝人民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中国企业承建的南累克水电站运行良好,为老挝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老挝对华出口不断扩大,老挝大米、咖啡、香蕉、西瓜等农产品日益受到中国消费者喜爱。
中老人文交流日益活跃。今年上半年,40万中国游客赴老挝旅游观光。越来越多的老挝人赴华经商、旅游,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老挝在华留学生人数居东盟各国之首。中国“和平列车”、“湄公河光明行”医疗服务活动赢得老挝人民广泛赞誉。中国上海近百名青年志愿者先后赴老挝从事网络技术、体育教学等工作,其中一名志愿者就任老挝国家男篮主教练。中老合拍的纪录片《光阴的故事》网络总播放量达数百万次,深深撼动两国民众心灵。一首由老挝友人创作并演唱的摇滚歌曲《一带一路》在网络热播,赢得大量网友点赞评论。
在建设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中老两国“志同而气和”。上个月,中国共产党成功召开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制定了中国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总体方针和行动纲领。大会绘制了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建设发展的宏伟蓝图。到2020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带领中国人民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进。在老挝人民革命党领导下金古桥,老挝社会和谐稳定,经济蓬勃发展,国家日新月异,正向着老挝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目标推进全面革新事业。同样的使命,共同的梦想,恰似纵贯中老的澜沧江-湄公河水,把我们的前途牢牢相系,将我们的命运紧紧相连。
——我们要加强战略沟通,打造互尊互信的命运共同体。中老双方要继承和发扬两国友好传统,牢牢把握双边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深化政治互信,借鉴彼此推进改革、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密切政党、政府、立法机构、地方交往,拓展中老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广度和深度。两国应该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问题上继续相互支持,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确定外交政策,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
——我们要深化战略对接,打造互帮互助的命运共同体。中国支持老挝发挥独特区位优势,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中老铁路作为泛亚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老挝具有重大战略和现实意义。双方要加强统筹协调,争取早日建成通车,让老挝同周边国家乃至世界互联互通。我们要推进经济合作区、卫星、水电站等重大项目建设和运营,让老挝人民多受益、早受益。
——我们要拓展务实合作,打造互惠互利的命运共同体。中老两国山水相连、经济互补。老挝自然禀赋优越,经济快速发展,正处在推进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阶段。中国在资金、技术、装备等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和优势。双方要不断挖掘合作潜力,创新合作模式,拓展在电力互联互通、金融、能源等领域务实合作,促进老挝农业、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我们要扩大人文交流,打造互学互鉴的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加强文化、科技、青年、地方等领域交流合作,让中老友好薪火相传。欢迎更多的老挝朋友到中国留学、旅游、工作,成为继承和发扬中老传统友谊的使者。中国将积极支持老挝举办2018旅游年,鼓励更多中国游客来到老挝观光旅游,感受老挝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老广记。
中老同为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重要成员。澜湄合作机制自2016年正式启动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体现了“澜湄速度”和“澜湄效率”,培育了平等相待、真诚互助、亲如一家的澜湄文化。老挝明年将担任澜湄合作共同主席国。中国愿同老挝一道努力,推动澜湄合作取得更多成果,落实老方提出的早期收获项目,带动次区域发展,为地区国家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老挝人常说“一根柴棍烧不成旺火,一根木棍围不成篱笆”,中国人讲“众志成城”、“众人拾柴火焰高”。我坚信,只要中老彼此信任,携手合作,必将开创两国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老关系发展进入历史最好时期
——访中国驻老挝大使王文天
应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沃拉吉邀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对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中国驻老挝大使王文天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两国关系发展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习近平此访是中国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时隔11年再次访老。王文天表示,此访体现了中国党和国家对发展中老关系的高度重视,体现中国对老挝党和国家的坚定支持。中老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理想信念相通、发展道路相近,双方将共同规划新时期两党、两国关系发展的宏伟蓝图,确定双方未来重点合作方向,进一步充实和发展高度互信、互助、互惠的中老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携手打造牢不可破的命运共同体。
王文天说,中老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好邻居、心心相印的好朋友、志同道合的好同志、携手并肩的好伙伴。过去5年,中老关系发展顺利,成果丰硕,两国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王文天说,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同老挝的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高度契合。中老铁路是两国发展战略对接的标志性项目,将成为连接中老经贸合作的大动脉,提升两国的人流和物流水平,带动铁路沿线的产业开发。
关于中老产能合作,王文天认为这个领域具有多重优势。首先,中老产能合作完全符合老挝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其次,中老产能合作有助于实现两国产业梯次对接;第三,中老产能合作具有很大的互补性。以中老两国水电领域合作为例,老挝拥有丰富的水电资源,中国企业在水电开发领域拥有先进技术优势,通过合作双方可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此外,旅游合作也是中老务实合作的重要方面。中老山水相连、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发展旅游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中方一向十分重视与老开展旅游合作,未来将在协助老方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培养旅游专业人才及推动中老旅游部门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
“如果用三句话高度概括两国关系,那就是:政治上高度互信、经济上全面合作、人文上广泛交融。”王文天说,过去五年中,中老关系最大的特点是:两党关系引领两国关系。两党总书记为两国关系做好顶层设计,指明前进方向。
王文天说,中共十九大的召开,为中国同包括老挝在内的世界各国加强交流合作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作出了顶层设计,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将继续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友好关系。
王文天说,中方始终认为,无论国际和地区形势如何变化,中老双方都应从更高角度和更深层次看待和把握中老关系的特殊战略意义,都应从大局出发多为对方着想,在涉及彼此重大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予以坚定支持,为各自国家建设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努力和新贡献。
新闻背景:
关于中老关系,你需要知道的几件事
应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主席本扬邀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对老挝进行国事访问。当前,中老关系正处在历史最好时期。关于两国关系,你需要知道以下几件事。
志同道合的友好邻邦
老挝北接中国,两国山水相连,友好交往源远流长。
中老建交56年来,在两党两国高层引领和双方共同努力下,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保持密切配合,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中老两国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地区和国际形势,双方坚持“长期稳定、睦邻友好、彼此信赖、全面合作”的十六字方针和“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的四好精神,巩固政治互信、扩大互利合作、深化人文交流、加强多边协调,使中老关系不断推向新高度。
“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入
近年来,老挝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按老方描述,“一带一路”建设在老取得了“惊天动地”的成果。
“惊天”——老挝有史以来的第一颗卫星“老挝一号”通信卫星项目于2012年底正式启动,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的中国亚太移动通信卫星有限责任公司总承包。2015年11月21日,“老挝一号”卫星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送上太空。
“动地”——北起中老边境磨憨—磨丁口岸、南至万象的中老铁路,全长400多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总投资近400亿元人民币,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2015年12月,中老铁路开工奠基,2016年12月全线开工。
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契合了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的战略。近年来,两国间公路更宽阔,运输更可靠;澜沧江-湄公河水运更安全、更频繁;两国间的空中航线一年比一年多,现在每周约70个航班往返;中资公司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老挝公路、机场和码头等设施的建设中。
中国印记“触手可及”
在老挝,中国印记随处可见,老中关系可以“触摸得到、感受得着”。
中国电建水电十局承建的南累克水电站和中国援建老挝的万荣水泥厂,分别被印在2万基普(约合16元人民币)和5000基普的老挝纸币上。
老挝政府将打造东南亚“蓄电池”作为其经济发展的重点。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美人温雅,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的电力需求激增,电力输出成为老挝外汇主要来源之一。
中国企业为老挝电力建设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老挝最北的丰沙里省到最南的占巴塞省,都有中国工程师在水电站建设项目现场忙碌的身影。中国企业还积极参与老挝输变电线路和火电站建设项目,参与研究开发包括太阳能、风能等在内的其他能源项目。
共辟中老关系美好未来
——习近平署名文章引发老挝各界热烈反响
11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始对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之际,习近平在老挝媒体发表题为《携手打造中老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的署名文章。文章对老中两国关系现状与未来的精彩论述,引发老挝各界人士强烈共鸣。
让读者第一时间读到习主席文章
习近平主席的署名文章在老挝《人民报》、《万象时报》、《巴特寮报》3家主流报纸头版显著位置同时刊发。13日一大早,记者就收到老挝《人民报》总编辑栋奇通过微信发来的当日《人民报》头版。上面有习近平主席的署名文章、个人简介,以及欢迎社论。“我们第一时间全面报道,就是为了让老挝人民尽快读到,了解习主席和老中互利合作。”栋奇说,“有读者一大早就专门到编辑部找当天的报纸,这让我们很有成就感。”
《人民报》是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机关报,在老挝有巨大的影响力。“《人民报》十几天前就开始设计版面,要把署名文章以及老中合作全面地呈现给读者。习主席此访为老中友好增添新内涵,我们将派记者全程报道。”栋奇说。
《人民报》副总编辑蓬黎告诉记者,“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习主席在文章中回顾了老中友谊,提出了深化两国命运共同体的具体途径,令我印象深刻。请你们一定要把《人民报》送给习主席,我们会用最大的篇幅报道他对老挝的访问。”
在蓬黎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了英文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蓬黎认为,习近平主席是中国新时代的“顶层设计师”,“这本书是我们了解中国、学习中国的窗口,是老挝领导人寻找治国理政方法的一把钥匙”。
“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刊登有关中国的文章,介绍两国各领域合作。”《万象时报》总编辑通罗对本报记者说,“习近平主席这次来老挝访问,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大好事。习主席的署名文章为未来老中两国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两国关系从此翻开了新篇章。”在通罗看来,老中两国有一万个理由世代友好,习主席在文章中说,中老两国“志同而气和”,这一点毋庸置疑。
通罗打开手机微信,给记者看他女儿发来的在北京一所大学里学习财政金融的情景,“我本人多次去中国,参加过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我女儿从小爱学中文,现在在中国读大学。老中友谊就是这样一代代传承”。
“从老挝宣传部、外交部的部门主管到报纸总编辑,都对习主席的署名文章高度重视,给予最大的配合。各家报纸刊发前都表示要把这篇文章放在显要位置突出报道,来体现中老两国之间的特殊情谊。”中国驻老挝使馆新闻官莫小玲告诉本报记者。
“老中两个国家一定会越走越近”
习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提出,中老两国要加强战略沟通,打造互尊互信的命运共同体;深化战略对接,打造互帮互助的命运共同体;拓展务实合作,打造互惠互利的命运共同体;扩大人文交流,打造互学互鉴的命运共同体。这一论述,引发老挝各界广泛热议。
对中老两国互尊互信,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万象市委书记兼市长辛拉冯?库派吞有独到的体会。他对本报记者说,“老挝是一个小国家,但中国尊重老挝,把老挝当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我至今还记得,2010年6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老挝,当时他接见了昔日同窗老友。有如此的感情基础,老中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一定会越走越近。”辛拉冯说。
老挝投资计划部部长助理维吉?信达翁先后在中国工作15年,担任老挝驻华大使6年。在他看来,习主席文章中深化中老命运共同体的“四个打造”,涵盖了各个方面,是对老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进一步解释和细化、深化。尤其是深化战略对接,能够让老中两国成为互帮互助的命运共同体钟山美庐。“老中命运共同体有着具体的内涵。老中两国山水相连,这是地理上的天然联系;现在,‘一带一路’又把两国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互帮互助成为两国建设命运共同体的又一条重要纽带。”
老挝中国总商会会长孙磊已经在老挝经营企业20多年。回忆起过往年月,孙磊由衷地感叹如今两国关系密切为经贸合作带来的巨大推动。“习主席在署名文章中强调,通过拓展务实合作,打造互惠互利的命运共同体。这是中老经贸合作的原则和根本,既要务实,又要互惠互利,是为长久之道。”
谈到中老两国互学互鉴,万象寮都公学校长林俊雄深有感触。寮都公学创办于1937年,是万象中华理事会下属的一所华侨集体公办华文学校。“我有一个老挝学生毕业后对我说,通过在寮都公学的学习,了解到中国深厚的文化,丰富了自己的涵养。这个例子是中老优秀文化互学互鉴最直接的体现。”
“为老中友好培养更多接班人”
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提到:同样的使命,共同的梦想,恰似纵贯中老的澜沧江—湄公河水,把我们的前途牢牢相系,将我们的命运紧紧相连。这句话着眼长远,勾勒出了两国关系的未来。
“中老两国目前的很多项目合作,已经让两国前途牢牢相系。比如中国帮助老挝修铁路,将来老挝人一上火车就能想起中国,这是最好的感情纽带。”林俊雄说。
中老两国关系的日趋紧密,在寮都公学就有体现。“现在,来学习中文的孩子越来越多。学校已经有2800多名学生,由于师资有限,报名的孩子要排两年队才能入学。这就是中老友好的未来需求。很多学生也非常了解中国。这次习主席访问老挝,不断有学生问我,习主席来我们学校吗?这种朴素的感情,就是中老关系未来紧密发展的根基。”
“人文交流,在增进理解、民心相通方面具有根本意义。”老挝国立大学校长宋西?诺潘赛对本报记者说。目前,老挝国立大学有20多名教师在中国进修,80多名学生在中国学习。而在老挝国立大学的外国留学生中,中国留学生人数居第二位。“学生们通过在对方国家的学习,对当地社会、文化和经济有了深入理解,这个过程,就是深化友谊的过程。”
今年9月30日,中国援建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新大楼举行奠基仪式,这里也是老挝唯一的一家孔子学院,老挝国立大学由此拥有了深化与中国人文合作的最好途径。“这里不仅能为老挝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有用之才,还将为老中友好培养更多接班人。”宋西说。
习主席老挝之行
让中国复兴梦与老挝发展梦交相辉映
习主席11月13日抵达万象,开始对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他在机场发表书面讲话,强调中国和老挝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名符其实的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这次访问必将推动中老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大福祉。
“亲望亲好,邻望邻好。”中国和老挝是名符其实的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中老关系堪称中国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典范。建交56年来两国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已成老挝第一大投资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今年1月至9月双边贸易额21亿美元、同比增长25.1%。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累计超过61亿美元,带动当地水电、矿产、服务贸易等行业发展。
中老理想信念相通,发展道路相近。比如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同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中国的“十三五”规划同老挝社会发展“八五”规划高度契合。一首由老挝友人创作并演唱的摇滚歌曲《一带一路》也曾在网络热播,赢得大量网友点赞评论。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不仅为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利益,也为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根柴棍烧不成旺火,一根木棍围不成篱笆”。在建设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中老两国“志同而气和”。着眼于“携手打造牢不可破的中老命运共同体”,习主席在老挝媒体署名文章中就明确强调:要加强战略沟通,打造互尊互信的命运共同体;要深化战略对接,打造互帮互助的命运共同体;要拓展务实合作,打造互惠互利的命运共同体;要扩大人文交流,打造互学互鉴的命运共同体。
习主席此次访问老挝,是中国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时隔11年再次访老。习主席将同本扬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总理,巴妮国会主席分别举行会谈会见,就弘扬传统友好、夯实政治互信、加强战略沟通、深化务实合作深入交换意见。通过此访,双方将共同规划新时期两党、两国关系发展的宏伟蓝图,确定双方未来重点合作方向,进一步充实和发展高度互信、互助、互惠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同样的使命,共同的梦想,恰似纵贯中老的澜沧江—湄公河水,把我们的前途牢牢相系,将我们的命运紧紧相连。”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主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向未来,希望中老彼此信任、携手合作,永远做山水相连的好邻居、心心相印的好朋友、志同道合的好同志、携手并肩的好伙伴,让中国的复兴梦与老挝的发展梦交相辉映。
习近平访问老挝两国友谊迈进新时代
十九大胜利闭幕后,中国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首次出访即选择老挝,不但充分表明中国对发展与老挝友谊的高度重视,更将以此为开篇,再次诠释“亲诚惠容”理念蓝井艾露,传递出加强政治引领、促进两国关系的重要信息,为新时代中国与老挝关系发展奠定了积极基调。
拉进中老“亲”密联系
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老挝,是中国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时隔十一年正式访问该国。
实际上,中老党和国家领导人每年都有会面和互访,双方积极推进在中国—东盟、澜沧江—湄公河、“一带一路”等框架内的合作;高官层和工作层交流合作频密,两国各界民众更是经常往来,从最高领导人到基层民众,接触、沟通、交流、合作是拉近两国关系最有效的方式。
常见面、多走动,使中老两国更好地了解、理解彼此最新情况,更深切地体会对方的好处、难处,更有针对性地为对方帮扶、帮衬,使中老两国永远做山水相连的好邻居、心心相印的好朋友、志同道合的好同志、携手并肩的好伙伴。
深化中老“诚”挚友谊
习近平主席提出,“诚心诚意对待周边国家”。在中老关系上,中国诚意满满,习近平主席此访为此做出最新、最重要的注解。
中国的诚意体现在,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国内政局如何变动,都以诚相待;不论发展水平、国家大小,都相互尊重,平等对待;不论置身何种外交环境、存在怎般外交考虑,总能开诚布公,坦坦荡荡。习近平主席此访与老挝党和国家领导人推心置腹,分享改革发展道路上的经验和教训,希望能够帮助老挝更好发展、少走弯路。
丰富中老互“惠”合作
自两国确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来,中国与老挝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合作项目——中老铁路、“老挝一号”卫星、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等等项目逐渐成为中老关系的新标志。习近平主席这次也是带着更多新的合作项目访问老挝,预计将新签多个合作协议。
互惠不仅在于项目本身,还延伸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老挝来寻找商机;老挝的政策优势、东盟门户优势、以及作为最不发达国家的后发优势,都是吸引中国企业家到此投资的原因。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老挝人任职于中资公司,在这里接受培训、提升自己,不但由此改善了自己和家庭的命运,而且还以此为起点,不断提高老挝整体人力资本的水平。
展现中老相“容”之道
十九大的召开为中国同包括老挝在内的世界各国加强交流合作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虽然中国和老挝的国家体量相差悬殊、发展阶段不同,但两国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愿望是相同的,对于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诉求也是一致的。
这为中老友谊历久弥新、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基础,让中国的复兴梦与老挝的发展梦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助力两国经济合作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自2001年成立以来尤其是近四年在共建海上丝绸之路中,积极促进中老经贸合作、产业及其企业合作。

↑2014年2月,老挝驻华大使馆新任公使衔商务参赞和离任公使衔商务参赞到访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中)会见。新任公使衔参赞表示希望加强与商务理事会合作共同促进中老经贸发展。

↑2015年2月,老挝外交学院院长一行5人到访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许宁宁(左侧前排中)会见,探讨促进中国与老挝经济合作。

↑2015年6月云南昆明,许宁宁与老挝国家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会见,交流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中国—老挝经贸合作。

↑2015年12月北京,许宁宁应邀出席老挝40周年国庆日招待会,与时任老挝驻华大使交谈。

↑2016年11月广西东兴,在中越国际商贸旅游博览会招待会上,许宁宁与老挝驻南宁总领事交流。

↑2016年11月,许宁宁会见老挝家具协会会长,交谈两国家具产业合作。

↑2016年12月,许宁宁(右三)与出席中国—东盟企业家论坛的老挝参会代表交流。

↑2017年1月北京,许宁宁会见老挝啤酒中国总代理,交流中国—老挝企业合作事宜。

↑2017年3月,许宁宁会见老挝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交流有关中国与企业合作事宜。

↑2017年6月万象市,许宁宁与老挝公共工程与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会见。

↑2017年6月万象市,许宁宁与老挝计划投资部副部长会见。

↑2017年6月万象市,许宁宁与老挝总理府部长会见。

↑2017年6月万象市,许宁宁率领中国企业家代表团访问老挝,与老挝工贸部部长会见。

↑老照片回顾:2001年,许宁宁与时任老挝驻华大使会见,交谈增进中老企业合作。
目前,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正在积极协助中国省市、产业及其重点企业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新发展。欢迎各有关方与理事会联系。
电话:010-64632564
传真:010-64655230
电子信箱:china-asean@ccpit.org
网址:www.cafta.org.cn
为什么云南有这么多少数民族?
原创2018-02-04猫斯图地球知识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418-云南民族艺术
作者:猫斯图
制图:孙绿 / 编辑:白鸥
云南是中国西南边陲上的一个特殊的省份。
这里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各种动植物和矿产资源在内的大地恩赐集中在云南一省。多样的动植物养活了多样的人。虽然人口不多,但云南各地的少数民族之丰富却堪称民族博物馆,每一个民族都在自己的土地上,以及在和汉族的互动中创造除了绚烂的文明成果。

但云南究竟何以能容纳这么多民族,他们手中的世界又是如何精彩?今天的文章带你一探究竟。
云南地即山
践踏等尘土
云南的地理环境主要由两个地理版块组成。
以元江和云岭山脉为界,云南被分为了东西两个地区。以西是由青藏高原余脉组成的横断山脉,在大量东西向的中国山脉中极为特殊的南北走向山脉;以东则是云贵高原的一部分,虽然是高原,海拔却只有2000多米,和动辄4000米海拔的横断山脉比起来要宜居很多。
山谷云南与高原云南
总的来看,在农耕技术并不发达的古代,云南其实并非农耕民族聚居的优选地域。但如果由于强大的外部压力,云南也是民族定居可以选择的等而下之的土地。
滇东北星散的各种坝子(西南方言对盆地的称呼,在四川等地也有这样的用法)如滇池坝、陆良坝、洱海坝、昭鲁坝、曲靖坝等等,土地平坦而肥沃,水资源丰富,是适合发展农业的土地。
因此云南各地的坝子也就逐渐形成了云南的大城市和文化圈。如滇池坝形成的滇文化中心、洱海坝形成的大理洱海文化中心以及昭鲁坝形成的昭通朱提文化中心,正是多彩云南的三大文化中心。
云南的主要坝子亦集中于东部
滇池、陆良、曲靖可视为一个大区域
这里也是云南的核心区
如今分布在云南的彝族、白族、傣族等20多个现代民族的先民,大多是几个曾经活跃在汉族外围的古民族大连荧光海。他们在生存资源的争夺中落败,便纷纷南下,在偏远的云南寻找肥沃的坝子和河谷休养生息。
好看的少数民族小姐姐
这些坝子能够提供的农业用地是人口聚居的基础,云南险恶的山水环境则成为了大量少数民族形成的酝酿环境。这一点可以用两个逻辑推导:
其一,滇西的横断山脉可谓全中国屈指可数的超级天险。这些南北走向的险峻山脉和穿流其间的河流,可以在东西走向上彻底杜绝外来入侵的可能。在南北走向上,过于湍急的水流也不能给船只运兵提供什么方便。隐藏其中的民族大可以自由繁衍。
滇东的高原山区也只是比滇西稍好一些,曲折蜿蜒的山路只有当地人才知道走法,中央王朝很难插手此地事务,这才有了长达千年的土司制度。
这些河流每一条
都在下游冲积出广阔的平原
而云南则是沟壑纵横
较小的河谷更是不计其数
其二,山水的隔绝不仅是对汉人王朝而言,对迁居到云南的少数民族而言也是如此。在各个坝子或河谷定居的部落,可能从此不会再相见,便会根据各自不同的生存环境演化出多彩的民俗文化。
这一点雅高卡,有点像南太平洋岛国上的各个民族,他们的血缘来源相仿,却拥有种种独特的社会风俗。只不过在云南,山峦如同海洋,坝子则是一个个孤岛,。
在这一过程中,来自大西北的氐羌系民族、来自南方的百越系民族、来自汉江沿岸的濮系民族、来自四川盆地的蜀民和来自湖北的楚人,都云集云南,各自演化出了不同的文化。
云集彩云之南
光荣归佩呈佳瑞
瘴疠幽居弄晚岚
从西北地区南下的氐羌系民族是现在包括彝、纳西、哈尼、傈僳、阿昌、景颇、怒、独龙、拉祜、基诺以及白、藏、普米等在内大量汉藏语系藏緬语族的民族的先祖。
他们受到秦西扩的影响,南下建立新的聚落。其中最大的两支叫做叟和昆,分别来到了肥沃的滇池坝和洱海坝,也就是建设昆明和大理的最早先祖。他们的生活习俗,也逐渐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转向了相对稳定的农耕生活。
来自三大语族的影响汇集于此
尤其是藏缅语族的影响颇为强大
氐羌人的另一支,是被称为僰( bó)人的部落。他们很早就从相对蛮荒的氐羌人当中分化,来到了四川盆地内发展。对农耕文明的经验,转化成了僰人的文化发展力,使之成为了和汉人沟通最亲密的种族。
但僰人还是无法抵挡汉人的冲击,沿着秦人开辟的五尺道南下,来到了云南。由于对汉文化的理解比较深,他们成为了中央王朝在云南地方的代言人,并逐渐和来到云南的汉人互相融合,最终形成了今天的白族。
白族小姐姐
百越人原本分布在包括今天福建、广东、广西一带的东南沿海。这些族人的习性更面向海洋,和从高山上下来的氐羌系有所不同。但他们两者进入云南的理由都是一样的:被汉族王朝的扩张所挤压,不得不寻求新的生存空间。
来自福建和广东的越人,从秦汉开始就已经有了沿红河(元江)流域定居的记录。东至文山,西到保山,都有这些越人的足迹,可谓与氐羌系南北分治云南的另一支强大的势力。
分别来自西北高原与东南沿海
但汉王朝如影随形的追踪,使得这些越人继续深入西南,最终和中央王朝形成了划红河(元江)而治的局面。在王朝的鼎盛时期,越人王国俯首称臣,自愿作为皇帝抵抗交趾国(越南)的前线;到了王朝衰落或者地方经济有起色的年代,则会变为边患。
即使在强盛的汉朝
由于中国与越南之间的山地障碍
来自南越地区(两广)和云南-元江的支持
对控制越南地区颇为关键
其中最著名的一次,便是北宋时期侬智高发动的大南国叛乱。不过虽然侬氏叛乱没有成功,他们对当地的控制依然不减。元朝之后,侬氏后人依然担任云南当地的土司,越人也是当地少数民族事务的重要掌权者。
虽然元朝设立了云南行省
但对云南的有效统治
不依靠当地土司是不可能的
濮人则是原先活跃于长江流域的少数民族,仍旧是受到了中原王朝扩张的影响进入了云南。不过他们的命运比起氐羌人和百越人来说还要好一些,因为濮人被中原王朝挤压的前期,主要受到了楚国的影响,牛牧童而楚国本来就是一个蛮夷气息很重的国家,对濮人非常宽容。
在当时的中原诸侯眼中
楚国已经算是南蛮了
但同时
楚也是中原文化向南传播的新边疆
但还是有部分濮人决心从江汉平原出走,借道四川进入了云南。云贵地区著名的古滇国、夜郎国等地方政权的建立过程中,都有这些濮人的身影。
古代夜郎与滇文化的大致范围
(原来其中还有湖北人民的身影?)
他们当然也参与了很多现代民族的形成过程:逃到西部的分支是现在彝族的先民;追随被灭国的滇国南下的分支则成为了滇南壮族、傣族等的先民;还有一些北上进入了贵州,成为了仡佬族的先祖,可谓开枝散叶,子孙遍地。
云南西南部刀砍斧削般的山壁和东南部与越南的来回争夺,让中央王朝丧失了对控制此处的能力,也就给了这些少数民族混杂、繁衍、独立发展的机会。
傣族小姐姐
可在追求分工对接、贸易创富的今天,险恶的山水条件大大限制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民族同胞们由于受教育水平低、基础收入低、外出成本高等问题,往往被困大山之中。即使外出,也只能从事苦力劳动,逐渐沦为平庸。这和保存多彩民族文化、带动民族同胞共同富裕的目的极不融洽。



前面3张可能有版权问题。。

要解决这一困境的方法,其实就隐藏在少数民族同胞自己的家中。
今朝立春好天气
况是太平朝野时
云南大理古城以北有一座村镇,周城。这里是大理最大的白族村镇,也是闻名全省的白族扎染之乡。长久以来,这里的少数民族妇女都继承着来自远古祖先的扎染制作技术,手工制作着精美的扎染纺织品。
周城一角
对于外族人来说,扎染是一种复杂的手工工艺。在制作过程中,染工需要手工缝扎布料,用植物染料反复浸染,最终才能得到一块美丽的成品。使用植物染料比使用化学染料耗时长久得多,却也能让成品不伤皮肤,甚至有保健的作用。从宋朝开始,这种美丽的技艺就成为了皇室权贵垄断的专利,民间百姓很难使用。
扎染的现代作品《凤求凰》,
注意凤毛的复杂针法,如今能再现者不过十人
到了民国时期,皇家对扎染的严控解除,扎染进入了民间市场,大受欢迎。
但是,面对大批量生产的化学染布,扎染的销售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在物质贫乏的年代里,扎染这种相对奢侈的手工艺品很难得到人们的青睐,人们情感上似乎也更加倾向于象征着先进工业的机器制品。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手里有闲钱的中国人才开始把目光投到了手工制品上,扎染似乎就要迎来新的春天。
然而位于群山深处的白族人,却很难把自己的好东西带到发达地区人们的面前。由于缺乏现代化的广告宣传手段,更没有做推广需要的人才和资本,扎染一直都还是一种小众的手工艺品。很多从小擅长扎染的女匠人不仅无法通过扎染谋生骸云吧,还要到城市里打工补贴家用。即使扎染在2006年被评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能改变这一现状。
作品《吉祥如意》,复杂的纹饰当得起非遗之名
好在,是金子总有它发光的时候。扎染这种工艺只是需要一个市场化的推手,将它推到消费者们的眼前。通过展现产品的精美和凝聚其中的匠心,扎染就能够征服消费者的心,通过售卖产品为工匠们提供体面的收入。
拥有丰富电商经验、了解中国消费者需求并和各路设计大师合作无间的唯品会,便在此时出手,用现代化的设计和推广方式,帮助这些匠人维持工艺的传承。
2016年8月,唯品会协同设计大师张肇达来到周城探寻扎染手艺,希望复活古法扎染,让这项非遗文化永恒传承。通过和当地带头人杨春燕女士的交流,他们了解了扎染对白族人的意义,也重构了扎染在现代中国人家庭生活中可以体现的价值。经过一年多的设计和筹备,古老的扎染工艺和洋气的高端定制概念混搭配合出了一系列令人惊艳的产品。
项目带头人杨春燕女士(白族)正在认真工作
作品《蝴蝶泉》,是云南的一个自然奇观,
带有浓烈的西南民族风情,
为生活带来别样的情趣
作品《银河》,
用传统手法描绘人类对世界的思考和探索,
带来完满的祝福
原本令人觉得遥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这样通过匠人、设计师和推广者的共同努力,穿越历史的尘埃变成了人们触手可及的日用品。
不止是来自云南的白族扎染,来自青藏高原的土族盘绣、苗族的传统蜡染,都在唯品会项目组的努力下,成为了活着的遗产。匠人们通过互联网,接入了中国工艺市场,通过贩售手工定制产品的方式,骄傲地继承着古老的技艺,华丽地完成了脱贫致富。
青海盘绣工艺传人,
林六月花女士(土族)正在飞针走线制作盘绣
土族阿妈一针一线下的时尚成品
太惊艳
贵州苗族手工蜡染和时尚元素的碰撞
凭借帮助这些民族非遗继承者的经验,唯品会于1月23日举办了“唤醒千年之美”非遗新经济圆桌论坛,凝聚中国非遗产业之力,为传承非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同样,作为唯品会扶持非遗、帮助少数民族同胞脱贫的一部分,唯品会非遗万物立春公益专场于2月4日立春(正好是中国非遗二十四节气之一),也就是今天早上10:00正式开售了。
专场的销售所得将用于帮扶贫困地区的非遗手艺人。以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合作的“唯爱?妈妈制造合作社”系列产品为例,根据不同工艺,产品售价的30%-60%将成为贫困妈妈们的劳动报酬。”

正所谓“年丰腊雪经三白,地唆春郊已遍青”,值此万物复苏之际,唯品会新一年传承非遗工艺、弘扬民族文化的工作也借此活动陆续展开。
通过购买产品目录里的精美艺术品,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唯品会主张的利用电商平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化,从而完成扶贫和文化传承的良性循环中来,你还在犹豫什么?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