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置浩二【自我介绍】史诗级流水账-不同视角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885

【自我介绍】史诗级流水账-不同视角


警长导读:
曾经可能我只是个搬运工,凌潇潇现在2年的成长毒皮蛋,我会以我现在的思考把更好的东西展现给大家,第一步,先从自我介绍开始....

| 以下内容纯属个人经历中国寻星网,如有不适请出门右拐 |

“小编历程:写东西和拍电影某些程度是很像的,比如一个镜头切到另一个镜头,成熟导演能让不同的场景切换的让人比较舒服,对我而言文字也是一样,以下纯属流水账,慎看。
离开北京的那天
2014年4月31日00:40,我也记不清了,好像就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在北京一个很普通夜晚,车来车往,行人步履匆匆,依旧漠然。
一堆人气喘吁吁乱七八糟坐在椅子堆的金马大厦楼下等着运输车的到来,办公地点翻新职场,要把原来的桌椅板凳运到基地,所有在岗的各个序列男士在今晚完成所有桌椅板凳运走。
明天就走?
嗯。
你脑子是不是有泡,明天就调回山西了,今天搬家你来干嘛...
最后一班岗,大小也是个男的,北京最后一夜这样度过也挺好...
...
兄弟保重!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哥们就要和媳妇儿从此开始曾经谁都想要的家乡安逸的生活了,有缘再见。
....
躺在小姨家的床上也不知道是几点了,没有一丝丝的困意。大脑一遍遍确认,盘算着还有什么没落下。
是的,3年前,我离开北京了。距离曾经第一次踏上这片热土,都已经过去了六年了。
小地方人的大城市情结
童年时代生活简单,我一直在普通的小县城生活。
在这只有两条街的小县城,人们几乎都互相熟识,沾亲带故。人们互相关怀,也互相打扰。
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和身处的环境格格不入。我不爱讲话,但却有一群形形色色的朋友,几乎所有人都能和我成为表面上很热闹的朋友大秦宣太后。对我而言唯一的爱好就是看书(不好意思不是什么意义上的正经书)打游戏泡吧(作为见证互联网第一批受众)日子一天天过去。
我对身边的一切充满质疑,想象着远方是否有个更大更宽阔的世界。
后来在另外的县城念中学(原谅我们对当地低下教育深刻的认识,继续呆着很可能就废了的理念)。
我的老妈是县下属的某个村7个孩子中大姐,可以想象那个年代中大姐处于什么样的角色经历。后来自己凭借在县城考试第一名的成绩,在我们县村镇中当了一辈子公务员。
小时候的记忆很模糊,在我的印象中,小的时候总是在路上,不是老妈背着上山下乡,今天在爷爷家,明天在外婆家,后天又可能去舅舅家,再远一点内蒙的亲戚家,现在回头想想,我的适应能力还不错,起码对于当时的我享受这种状态。
小地方环境对后代的教育简单粗暴,你几乎可以在任何人的口中你都可以随时听到一句话:好好学习,争取到外面大城市上大学,感受一下大都市的生活方式。
在高中念书的时候,作为班平均70多人中处中下游序列的我上课总在胡思乱想,偶尔甚至会看看同桌或其他人的脸,不知道他们是否和我一样,从操着一口不同县城口音的老师口中听到“大城市外面”这样的词汇会不会心里有没有一丝丝波澜。
虽然,当年15、6岁的我,并不知道外面大城市意味着什么,会经历什么最强穿越者。那个时候的认知唯一感兴趣的可能就是会不会有很多网吧,是不是有很多没玩过的游戏?有很多没听过又好吃,会不会有很多比公认校花更漂亮姑娘。
可是,仅仅是“外面大城市”这几个字,足以构成一个小地方青年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信仰——
不去上课的时候总是和我的好朋友2b(那个年代不是铅笔,也不是骂人的话)2驴,泽泽,个节还有宝宝,纯淼,球儿骑着家里的摩托去到更远的地方去,没有目的娇鼎,到尽可能更远的地方去,走到陌生的地方,一定要爬到最高的山头,望着脚下通往远方更远的道路,想象着这条路会把我们带到哪里?电站还是河曲?岢岚还是兴县?忻州还是太原....
现在有时候除了看那些爽爽的明星卡斯动作片,偶尔也会在不费脑子的情况下一些小众电影,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那些沉闷的不起波澜的小电影反而我会关注那些农村电影或小环境下的电影。
比如《孔雀》里的姐姐,《立春》里的王彩玲,她们生活在狭窄逼仄,精神贫瘠的小地方,却不甘心像其他人那样生活。
顾长卫导演说,“生如孔雀大话秦始皇,尽管一生再黯淡,平庸的岁月再漫长,也总可以等到开屏的瞬间。这样的瞬间,便足以将生命照亮。”
我生活的年代,除了教育落后,一般家里的孩子念书村里的都往乡镇跑,乡镇的往县城跑唐一嘉,县城的人有能力有条件都往市里跑,最后都奔着一个方向:能把孩子送多远就送多远,接受更好的教育。
2008年,作为学渣我在高考后在选专业的时候没有任何想法(换句话说那个年龄的我的任何想法都不成熟太草率....可以玩电脑就好)在高考后家里桌子上堆满了各地野鸡大学的通知书,北京,好像国内最高大的城市就是那里了,和早年去北京的小姨一合计,最终选择了空中乘务专业(一个烧钱的专业),北科院念书,正式踏上北京这片追梦者的热土。
大学期间的生活很简单,简单到只剩下几件事,处对象,打游戏,泡网吧,四处逛....
没有轰轰烈烈,也不知道从什么开始,觉得原来自己最有兴趣的事,一下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2011年已经混到实习期了,原本对逃课有所顾虑的我们时间更灵活了,在这背景下,身边的朋友聊天话题从去哪浪话题逐渐变成了,毕业了还要留下么.........
是时候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了
头脑灵活的校友和朋友已经在实习期间想办法挣钱了,目的性明确,趁着没有毕业没有租房压力,现阶段住着物美价廉的宿舍,留在北京积累资本。
有的人凭借一己之力协助学校跑外地招生挣足了一年的学费....
有的人脑袋动到学生会去社会上拉资源积累学生资源自己赚差价,还有的人靠阿里巴巴和义务小商品批发渗透渗透校园致命性圈,赚的盆满钵满...
有的家庭条件很差的学生除了自给自足把学费挣了已经开始陆续往家里汇钱了
左看右看成天只知道打游戏的我显得更废材了....
我要振作,不能费下去了,起码北京念了几年书,总不能毕业了灰溜溜的回到老家吧,那就先试试看自己能不能留在北京,先定一个小目标,跟着有本事的人混....
在快毕业的那段时间非常疯狂
曾经兼职模特,兼职走秀,兼职音响师,兼职音乐节场控,兼职大型活动机动人员,兼职穿大头娃娃发传单,兼职被皮包公司骗,兼职中端国企宾馆会务,以我粗浅的认识来认真了解各个行业....
要毕业了,兼职活动都是临时的,而且所有兼职来源来自于熟悉的朋友或校友,如果没有活动资源我可以干什么呢?这个朋友不帮我了怎么办?不确定性太大了,该考虑后路了
不得不说人和人的差距真的是越拉越大,当你无所事事的时候,别人已经在想办法挣点快钱了,当你热衷于挣快钱的时候,别人已经在考虑如何稳定保证不借助家里条件自给自足了,当你考虑什么工作适合自己的时候,别人已经在不同行业中找到自己的工作方向了..
好在我一直在紧跟着前人的脚步,不算太落后.....
2011年,由校友的引导,正式加入中公教育工作,那个时候处于中公高速发展的时期,不同岗位的缺口很大,5个月内接触的工作直接,简单,粗暴,有效,但不成系统。好处是个人成长很快花丸幼稚园,可以了解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跑了小半个中国志愿分校,在此期间编辑,策划,市场,最后定格在北京分校网推部重组从此开始了真正在北京的工作生活(现在想想还是在网推部的时候最快乐,所有人一起热闹的研究争吵平台,还有一个没架子有耐心有思路有技术又愿意教你还为你生活工资前途着想的领导估计这辈子再也碰不到了,大勋知道我在夸你么)。
2,大城市里的孤独和自由
其实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最吸引我的地方,不是它遍地的工作机会,而是它的丰富,包容和自由。
它给了你这样的可能:尊重自己的个人意志,去过我真正喜欢的生活,和三观一致的人打交道。
你喜欢画画,喜欢文学,喜欢歌剧,喜欢舞蹈,喜欢无所事事地铁乞讨卖唱行为艺术任何奇怪的事物,没有人会嘲笑你,相反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很多同类。
你不买房子尤物军师,不结婚,不喜欢异性,不喜欢稳定的工作,也没有关系,在这里,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得到包容和尊重。
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完整的服务体系和多样化的机会,去支撑你过你喜欢的自由生活。
当然,在大城市,有多少自由,就有多少孤独。孤独是为自由必然付出的代价。
在北京,说几句话就算认识;能打几个电话就能算至交;如果还有人愿意从城东跑到城西,和你吃一顿不谈事的饭,就可以说是生死之交了;至于那些天天见面,天天聚在一起吃午饭的,只能是同事。
我对北京牛逼的建筑,悠久的历史完全无感。上了长城,只会想到这地方也不知道翻修一下,除了被行人挤得不能单人入框,很难再升腾起世界奇迹的民族豪情;走进故宫,看到的只是一个接一个的空房子,偶尔还有现代卫生间客串,对我来说这些吸引力还没我老家隔壁村里偷种的西瓜有意思。
学校后来单身的那些年空中浩劫全集,孤单感几乎将人吞噬。你会觉得诺大的北京城,2000多万人生活在这里,却没有一个人真正关心你,一切都要靠自己,一切也只能靠自己。
在北京,人们容易相识,更容易相忘。
“许多人来来去去,相聚又别离。
也有人喝醉,哭泣,在一个人的北京。”
在小地方,可能一个人见了一个相亲对象,就不能再和第二个姑娘联系了。
在北京,可能你前一天和一个姑娘牵了手,第二天她却成了别人的女朋友。
在北京奋斗几年,买了房子和车,也结了婚,终于安定了。你会有另一种感受:这里是追梦者的热土,又何尝不是华丽的囚笼?
很多在曾愿意留在北京,也曾无数次质疑在这个城市生活的意义。糟糕的空气,拥挤的交通,高昂的房价,并不优越的薪水。
我问过熟悉的同事,你为什么留在北京?
她说,为了孩子,为了自己以后能有比较体面的生活。
她最近打算靠全家人的努力买北京与天津交界的学区房了。
不管为了孩子还是体面生活(这个词只是相对小地方的人)任何一个理由留在北京,这个理由看起来正确而伟大, 很多人却不敢真的深入思考下去....
中公教育是分总部和北京分校的,这两虽然都在北京,但是由于赶上发展高峰期”办公地址和人员序列完全是两条线,当时北京分校应该在人民大学地铁站c口出来数码大厦后来这里学清路(错了就错了,反正103公交的话在静淑苑下车),我在那里工作了3年。
一开始数码大厦工作的时候,在距离数码我不知道有多远(反正是很远),史各庄(唐家岭一带,看过蚁族的奋斗中唐家岭周边)租房子,见证了一片荒芜中的新违建房的房租从300/月-13号线生命科学园地铁站开通(中间过渡了多次)-900/月。
交通状况令人崩溃。
如果坐地铁,6点半出门,在西三旗站或龙泽站必然堵得水泄不通(按我老家的家乡庙会六月六那种“转会”的规模差不多),要等6、7趟车才能被人群挤着推上地铁。到了单位已经累得疲惫不堪。
如果公交,要6点出门,起码才能保证你上班应该不会迟到。好在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总部终于从文章开始提到的金码大厦搬走腾给北京分校了,对我而言,交通起码已经便利了很多,静淑苑公交一路向北即可到史各庄。媳妇那会在总部,我在分校(好在总部和北京分校互相都在旁边),为了不再忍受公交挤不上去或挤上去被什么各种狐臭压抑挤得东倒西歪,做了个决定——买辆车
是的!!
你没有猜错!!
电动自行车.....
辗转各类2手平台,最后在58淘了两二手捷安特可电动可人动26寸真空胎电动自行车。花了1000大洋,考虑它不用担心没电了放在路上。在离开北京的时候卖给车行居然还卖了800,据不完全统计起码用了2年怖客在线阅读,虽然那个时候北京的地铁可以2块随便坐,学生卡4毛,现在想想除了自己新换电池还有那200折旧价格怎么算还是很爽。
可自动可手动的自行测普遍颜值低了点,下图

我也是后来才知道捷安特是特么大牌子(在我脑海中牌子不就飞鸽,凤凰么)
每天上班下班,做着起码年少时一直追求的那种和电脑和网络相关的工作,对外说着违心的话,像一个机器一样高速而稳定地运转,看起来很正确,甚至令人羡慕。
可是很多时候,内心某个部位被撞击到,有个声音这样清晰,令你无处可逃——
我的一生,难道就这样了吗?
活得无比正确。听爸妈的话抛弃自己喜欢的和计算机有关的专业学了空乘(起码对我而言价值就是提升自我素质)
努力奋斗,从小地方到大城市,读书工作假面骑士龙牙,争取买车买房(压榨父母和自己的努力),结婚生子?
然后呢?
人生,应该还有别的可能......
3 ,多住一个城市,总是好的
当我决定离开的时候很多人问过我,你已经找到了你喜欢的工作,现在上班也方便,工资也高,领导还赏识你,前途无量。你为什么还要离开北京?
我心里只有一个声音:我终会回去,既然或早或晚,何不现在?(更何况媳妇早已回去前方探路,老家踩着山西分部的地址买的房,上下班自行测20分钟左右)
我不知道其他的外地人有什么想法,山西人归属感太强了(也可能只是我)
通过几年北京的生活,我的归属感但仅仅只是回到自己的省份,并不是回到曾经的那个小县城。(父母都已经离开老家,已经在我身边)
家人都在身边
媳妇和自己一个单位,一起上下班
归属感有了
不愁工作
夫复何求?
你为什么留在北京可以有很多理由,对于我来说所有的顾虑都没有,我为什么不回去,不止要回去,我要在这里生活,死在这里。
有人说过,“多住一个城市,总是好的。”
也有人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枷锁是什么?自由又是什么?
我觉得真正能够让人自由的,不是自律,而是内心的安全感。
很多人安全感的来源,玉置浩二是稳定的工作,是房子,是一切看得到可掌控的东西。这些东西,恰恰也是枷锁,让你害怕变化,对真正的自由心怀畏惧。
我的安全感,来自我相信自己有这样的能力:在太远这个地方都可以工作赚钱,去支撑我想过的生活。
想明白这些,其实我花了很久很久,内心也很多挣扎困惑。
想明白这些,因为我想明白了生死,想明白了,人最宝贵的资源娶夫纳侍,是时间。
所以,我不要浪费时间在不喜欢的人和事上面了,今后我的人生,只愿做喜欢的事,陪伴喜欢的人。
工作和房子无法再束缚我,大城市的光环对我来说也不再重要。
所以,27岁,还很年轻,我辞职,离开北京,为了爱,为了自由,为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痛快活一场,小跑追未来,做一个老青年。
至于未来会怎样?命运只撩开了面纱的一角。我们走着走着,也许就会明朗....
我已经在在路上了,你呢?
*?一个没背景但会找渠道没资源但会找资源仅剩下内容的公号
?运营狗,程序猿,工程狮,我们都是小动物
?一个运营界的老青年
公众号:不同视角(ID:btlook)
— THE END —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