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斗传说【聲音專欄】在敦煌欣賞王潮歌的《又見敦煌》--從中觀察中國的軟實力-獅子山下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481

【聲音專欄】在敦煌欣賞王潮歌的《又見敦煌》--從中觀察中國的軟實力-獅子山下


點擊上方獅子山下關注香港最新時事

余非 三藩市《星島電台》「時事觀察」節目錄音。
美國時間10月2日。
第1節:在敦煌欣賞王潮歌的《又見敦煌》--從中觀察中國的軟實力。
錄音原文:
第1節同大家分享中國國情,也是一次令我很震撼的經驗。
上星期我去了敦煌參觀莫高窟,這不是我想說的,我想講的是在敦煌觀賞了一齣室內情景體驗劇《又見敦煌》。總導演是王潮歌。
知道聽眾朋友未必看過這套劇,所以簡單描述它的具體情況。
先說入場。入場故意予人一點迷宮的感覺。走完三兩條之字形小斜路就到了進口處。因為知道是大製作,剛進入表演現場時有點意外,因為只是個兩三間課室大小的空間揭阳学宫,站立者的數量約七成滿。大家都站著,沒得坐,等看表演。終於等到有人出來讀台詞了,是唸些跟敦煌歷史有關的人和事。讀台詞的演員在全黑的劇場內被射燈照著长乐林场。射燈一時射向前,一時射向後,一時射向場中間;照出、帶出一個個讀台詞的演員。於是你以為站在台前,但射燈一轉,你的位置就成了台的後方。這種開場方式,令何處是舞台的觀念被打破。
之後,讀台詞的演員叫觀眾去另一個室。入去之後,嘩,是個大禮堂大小的室內空間,中間有長條狀的舞台,讓古今歷史人物在上面cat walk出場。看完cat walk,場內聲音又叫觀眾進入另一個空間,該處就上演很震撼的王道士的故事,王道士的內容稍後會補充天眼少女。王道士這段表演歷史感很沉厚,現場不少人眼熱。之後,又有指示叫觀眾分兩邊爬樓梯。觀眾依樓梯被帶上到一個個細小如洞窟的小房間。小房間的中間是承重玻璃,玻璃下面是穿古裝的人。透過不打算你細聽的旁白,你會隱約知道旁白說的是與洞窟開鑿或壁畫內容相關的故事。......聽到這裏,大家可以想像觀眾的感覺有多麼的非一般。經過仿如洞窟的場地後,終於可以坐下來欣賞舞台表演了。一幕幕表演在大型3D巨幕投影裝置的襯托下,還有28台升降台同時運作,成功令舞台效果與舞蹈表演優秀程序是震撼級的。全劇90分鐘,絕無冷場。
知道大概後,以下談些觀感。
一般而言,劇場表演會用落幕來分場强制温柔,作用就像句子的豆號牧牛杖图纸,在分場之中推展情節。而《又見敦煌》表面上是連著演下去的,但其實當中是有分場的。《又見敦煌》的分場,由觀眾走來走去來分;不是你坐定定、等人更換台上佈景。而用觀眾走來走去來分場,可以打破觀眾慣性觀賞的心理準備。尤其是表演一開始那陣子,你心裏一定會一邊走一邊問,「搞甚麼呢?」,於是觀眾沒法用預設的狀態去觀鬼气凛然劇,一切尤如初見。這種打破慣性美感經驗的做法,上世紀二次世界大戰前後、1930年代,德國劇作家布萊希特已開始嘗試,例如,演員演戲會演到台下面去喷嚏大魔怪,又或者在表演過程中會走出一名演員,大大聲向台下觀眾說:「你們看到的都只是一場戲而已」。主要是打破觀眾的被動接收剑玉,警覺地、在意地去觀劇。所以,《又見敦煌》令我大讚的,不是它的實驗性。劇場實驗早在布萊希特時期已開始,而中國八十年代文革後也早有實驗劇赵维莉,有票房、有口碑、思想批判性強的實驗劇為數不少来一火。《又見敦煌》令我震撼的不是它有前衛成份,震撼我的是內容,以及精湛的技術處理和美感經驗。表演效果好美。
在內容上董月月,《又見敦煌》很厚、很有深度。分幾點跟大家說說。
要宏揚敦煌洞窟藝術文化,避不開一個問:王圓祿道士為何有本事將六萬件文物賣給洋人?高高在上的人會說,不就是你們中國人自己沒用唄。劇裏王道士一幕正好回答了這個問題。劇內選了往身上抹紅泥這舉動,突顯搬運文物者生於亂世的逼不得已细伟。那時是清末,幾年之後就是民國初期,一個比清末更差、真正民不聊生的真亂世。劇情強調王道士被責難時感到極度羞愧;而搬運的農民,把紅泥往自己面上及身上抹,是愧對祖宗。希望祖宗和上天認不出他們。他們無面目見人。當農民很哀痛地將紅泥一下一下往身上抹時,配合現場的舞台效果,令現場不少人眼熱。往後發展,是在一片哀痛愧疚和責難聲中,飛天與天上的神跟凡人說寬恕。說母親不會記恨。文物被偷走,但同時也長存。為何沒有了還說長存呢?因為中國文化有幾千年積累,被運走的就如歷史長河中的部份肉身,掠奪不了的是抽象層面的中華文明。這一幕的訊息層次相當高。王道士一幕,有3D效果的船上感覺(文物用船被運走),以及風雨飄搖,亦有真人表演飛天舞,效果相當震撼。劇情發展至這一幕,觀眾已經被震攝。文物被盜的無奈與屈辱澳信移民,觀眾很容易看得明白。
另外,剛才曾提到上樓梯進入一些形如洞窟的小室一幕;這一幕是令觀眾體驗,如果事前事後不做功課,走一次,其實無甚意義。劇內就有旁白點出高瑞欣,大家走入洞內的每一下呼吸,都會令壁畫的顏料氧化退色。
大家看看,不要以為中國大陸把敦煌莫高窟看成是賺錢的旅遊景點。《又見敦煌》代表官方也認可的一種態度--就是逆反以營利為主、到此一遊式旅遊文化的態度。敦煌莫高窟有六字政策:保護、研究、宏揚;以保護、研究為先,宏揚為後,所以莫高窟每天只接待6000人。
最後想談沙,沙漠的「沙」,與一瞬間。莫高窟的開鑿期橫跨一千年,金熙秀上面簡介時提及《又見敦煌》的後三份一,有可以坐下來欣賞的舞台表演。這一部份帶出幾個主題丹巴旺姆,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沙。沙,呈現當年通西域有多困難。無數老百姓及兵丁,因通西域而長埋萬里黃沙之下。表演的其中一場,是十隊人馬都死了,只剩一人返回長安報信。帶回去的口訊是:西域通了!不要少看這四個字。西域通了,是中西方兩大文化系統得以躍升發展的關鍵。個別人在歷史的一瞬間可哀地在大沙漠上犧牲,結果是推動了歷史長河的壯大與流向。今時今日元大鹰,當我們在月牙泉旁邊的嗚沙山大沙丘玩完了滑沙之後,可以靜靜地感受一下,大沙漠同時是通西域的天險布姆英雄学院。《又見敦煌》對沙,賦予了另一番歷史文化的滋味。
《又見敦煌》不是王潮歌創作團隊的「印象」和「又見」系列的重複。因應敦煌的歷史厚度,劇內多了反思元素,很有知識份子的小眾口味。但是這種取向和水平的劇場表演,票房與口碑都超好。我觀賞的當晚,身邊不少是大媽大叔式的遊客觀眾中国斗鸡论坛。連他們都完全理解劇情。在劇情未發展至精彩的王道士那一幕時,叫他們走來走去,沒人鼓譟、也沒人叫「回水」(退票)。而劇情推展到王道士一幕時,觀眾已進入狀態;當演員進行台上台下互動時,台下觀眾都很有反應。我認為,看得明白,基本上能理解這種表演藝術(要他們走來走去),是人民總體素質的反映屠夫阿川。
最後做幾句總結。一套《又見敦煌》陵容传,激斗传说完全令我的行程大豐收!王潮歌《又見敦煌》的製作水平,以及一套帶知識份子口味的室內情景體驗劇被中國觀眾受落,反映中國的軟實力,其實已遠非低估他的人可以想像。
(錄音出自2017年10月2日余非 三藩市《星島電台》「時事觀察」節目)
(圖片轉自正思香港)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