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技巧【考证】大辽玉田韩氏家族世系考证-韩氏文化交流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764

【考证】大辽玉田韩氏家族世系考证-韩氏文化交流


点击上面蓝色字体:“韩氏文化交流”,即可免费关注。“韩氏文化交流”公众号本着追本溯源、寻根问祖,缅怀先贤、传承韩氏优秀文化、弘扬先祖爱国精神的宗旨,专注于韩氏文化的发掘和传播。让我们共同谨记祖训、同心同德、承前启后、敦亲睦族,营造团结和谐的韩氏大家庭。
大辽王朝玉田韩氏家族是辽代最为显赫的汉人望族,其辉煌程度仅次于皇族、后族。“起家于燕壤,仕禄于辽庭。”(1)“代生贤相,世出名王。”
(2)玉田韩氏家族与大辽王朝同兴衰、共荣辱,为华夏大地北部疆土的拓展与巩固,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融和、统一与发展做出了重大历史性贡献。但由于很复杂的原因,历来史学界对玉田韩氏家族的记载非常简陋,评价也不够公正。《辽史》中仅记载玉田韩氏人物六代、18人;《金史》中仅涉及十代、4人;《契丹国志》中仅涉及五代、43人,且绝大多数没有名字。
而《玉田县志》中关于玉田韩氏人物的记载明显系摘抄于上述三部史书。笔者通过对已出土的玉田韩氏家族16方汉字、契丹小字墓志铭及其他史料、文献的对比研究,参考一些专家及研究者的学术成果,为大辽玉田韩氏家族考证、梳理出一份涉及十二代、130人的《玉田韩氏家族世系图》(只限男性子嗣,女性未列入),并就各代人物分别逐人考释史料来源,以求有助于读者对玉田韩氏家族成员的了解。
一、《玉田韩氏家族世系图》(以下简称世系图)。
【图略】
二、玉田韩氏家族世系图人物史源考证
1、韩氏自唐代始生活于玉田县小韩庄
1984年编写的《玉田县地名志》记载:“1981年玉田县进行地名普查时查证,城东南10.7公里处的小韩庄,建村于唐代,为韩氏先祖所建,称韩家庄。明嘉靖年间,附近万泉庄因迁民韩姓势大而改称大韩庄后,该村遂改称小韩庄。据该村老人回忆,小韩庄韩姓有两支:一支是明初由山东迁入的;一支是韩昌的后裔,过去有族谱为证。”
根据《辽史.韩知古传》、《韩匡嗣墓志铭》、《韩德威墓志铭》、《耶律遂正(韩昌)墓志铭》的记载,可以推出“韩懿——韩融——韩知古——韩匡嗣——韩德威——韩昌”六代直系血亲传承关系。据此,足以认定大辽“玉田韩氏家族”的祖籍在今河北省玉田县小韩庄村。
2、玉田富绅韩懿、蓟州司马韩融
《辽史·韩知古传》记载:“韩知古,蓟州玉田人。”《韩匡嗣墓志铭》载:“曾祖讳懿,不仕。王(祖)父讳融,任蓟州司马。或林泉常住,或簪黻暂维。不辱其身,其得伯夷之道;必有余庆,竟符尼父之言.'
韩懿为世系图上的第一代,生活于唐朝末期的蓟州玉田县韩家庄。韩家属耕读富室、积善之家。韩懿本人,则是个知书达礼、淡泊明志的绅士。
韩懿之子韩融为世系图上的第二代,于唐末步入封建官场,任蓟州司马。《韩瑜墓志铭》上称韩融:“英气拔伦,风襟特秀。讨恶助中卿之典,若畴遵祈父之诗。”据《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志三),州司马最高不过从五品下。《中国历代官制浅释》一书解:“魏晋至宋,司马均为军府之官,在将军之下,综理一府之事,参与军事计划。隋唐兼为郡官。”
3、“佐命功臣”——韩知古(世系图第三代)
韩知古,韩融之子。《辽史》上有《韩知古传》,约生于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可能卒于辽天显二年(约927年)(5)唐光化初年以前,耶律阿保机率兵攻打蓟州时,身为蓟州司马公子的韩知古被随军大将述律欲稳俘获,成为述律家族的家奴。述律平嫁给阿保机时,韩知古作为陪嫁媵臣归附了阿保机,后受到阿保机重用。
《韩匡嗣墓志铭》中称韩知古:“会九五飞龙之主,当经纶草昧之时。征伐四方,邓禹赞开基之略,参谋万务,葛亮成佐命之功。”辽太祖称帝之前,就授韩知古为彰武军节度使,后又总知汉儿司事,兼管各国礼仪。太祖三年(909年),韩知古已官至左仆射,并封为太师。
天赞年间,韩知古同康默记统率汉军从征渤海国得胜建功,升任中书令,相当于宰相之职。韩知古极可能是在天显二年秋述律太后称制后的大清洗中被戮。重熙六年《韩橁墓志铭》记载:“推忠契运宣力功臣、彰武军节度、东南路处置使、开府仪同三司、守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令讳知古,曾祖父也。”
《辽史》称韩知古“善谋,有识量”,是辽太祖二十一名开国“佐命功臣”之一。他为大辽“因俗而治”两元体制的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韩知古的契丹名:“迪里姑鲁”,契丹字为“延你”。娶妻欧妮·迈扎,出身于欧古妮萧氏(属契丹境内奚王族),生子11人。(6)
4、虎将林立——韩知古的儿子们(世系图第四代)
据《韩匡嗣墓志铭》载:韩匡嗣有兄二人,有弟八人,均去世于匡嗣(982年去世)之前。
(1)韩匡图,韩知古长子,曾任彰武军衙内都将,生平、子嗣情况不详。
(2)韩匡业,韩知古次子,曾任天成军节度使、司徒,子嗣情况不详。
(3)韩匡嗣,韩知古三子(下文另表)。
(4)韩匡佑,韩知古四子,曾任临海军节度使、太傅,子嗣情况不详。
(5)韩匡美,韩知古五子,曾任燕京统军使、天雄军节度使、赠守太师、兼政事令、行魏州大都督长史、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加“协谋守正翊卫忠勇功臣”。《辽史》载:“保宁三年(971年),封南京统军使、魏国公韩匡美为邺王。”《韩瑜墓志铭》赞匡美曰:“石驎禀异,风虎腾祥。文武敌万人之英,将相备累朝之杰。三分上爵,一字真封。”《韩槆墓志铭》称匡美:“抱船骥之宏用,膺带励之宗盟。高揭将坛,始縻王爵常鹤鸣。”
匡美娶三妻,皆契丹族萧氏。其一为耶律李胡嫔,存二子、二女。(7)长女嫁予刘宋州侍中之子;次女嫁张侍中孙、左监门大将军、知檀州刺史事张崇一。
(7)韩匡胤,韩知古六子。曾任户部使、镇安军节度使、太保。《韩相墓志铭》中关于匡胤的官职记载为:“镇安军节度使、判户部院事、赠太傅。”并称匡胤:“才兼文武,气贯风云。入则为王爪牙,出则为民父母。”存一子。
(8)韩匡赞,韩知古七子,曾任镇安军节度使、司徒,子嗣情况不详。
(9)韩匡文,韩知古八子,曾任殿中侍御史,子嗣情况不详。
(10)韩匡道,韩知古九子,曾任东头供奉官,子嗣情况不详。
(11)韩图育氏,韩知古十子,曾任彰武军中军使,子嗣情况不详。
(11)韩唐兀都,韩知古第十一子,曾任熊军将军,子嗣情况不详。
5、尚父秦王——韩匡嗣
有关韩匡嗣的史料、文献在韩氏家族成员中是比较丰富的。除了在《辽史》中有传,《辽史》中多处涉及外,《韩匡嗣墓志铭》、《韩匡嗣妻秦国夫人萧氏墓志铭》及后代儿孙多方墓志的出土,大大丰富了韩匡嗣生平事迹资料,也纠正了《辽史》中的某些错误记载。
韩匡嗣,字昌世,生于神册二年(917年),卒于乾亨四年(982年)十二月十四日。(8)他是韩知古的第三子,契丹名:殿宁·尧治短尾矮袋鼠,契丹字:天你。据墓志铭载:他“善骑射而敦诗书,尊德义而重然诺。”因擅长医术,曾在淳钦皇后述律平的长宁宫当值。太宗时,授右骁卫将军,任太祖庙祥稳。因参与拥戴景宗取得皇位,景宗即位后,授匡嗣始平军节度使,加特进、太尉,封昌黎郡开国公血色使命攻略。后拜上京留守、开府仪同三司、政事令,封燕王。因其守卫南面边疆有功,加封“匡运协赞功臣”。
乾亨元年(979年)九月,因兵败满城被免职。同年十二月,遥授晋昌军节度使,加尚父、京兆尹,降封秦王。次年,又委以专征之柄,授西南面招讨使。乾亨四年十二月十四日,病逝于神山之行帐,终年65岁。统和三年,追赠为尚书令。
韩匡嗣娶妻欧妮·拏思,属契丹欧古妮萧氏,封秦国夫人。生九男八女。八女只有三个长大成人。一女嫁予昭义军节度使、太傅耿绍纪;一女嫁予辽兴军节度使、太尉、同政事门下平章事萧猥恩,生齐天皇后萧菩萨哥;一女嫁与大国舅之弟萧罕,生五子,均为或文或武之俊杰。
6、大辽栋梁——韩德让兄弟(世系图第五代)
韩德让的兄弟辈目前已知十二人,有韩匡嗣子九人,韩匡美子二人,韩匡胤子一人。这十二人(除早亡的韩德晟外)可谓大辽精英、国之干城,个个声名显赫,人人功勋卓著,在《辽史》中留下了异常辉煌的篇章。特别是韩德让,三次封王,身兼北南两院枢密使,拜大丞相,总理辽国军政大权,尽心辅佐萧太后、辽圣宗推行封建制改革,促进辽、宋和平共处,使大辽王朝进入“中兴盛世”,成为名标青史的“一代名相”。
(1)韩德源,韩匡嗣长子,契丹名“延宁·苏得里赫。”大约生于天显十一年(936年),大约卒于开泰元年(1012年)。(9)《韩匡嗣墓志铭》记其任始平军节度使、太尉。《辽史》中的附传载:“(德源)统和间,官崇义、兴国二军节度使,加检校太师。以贿名,德让贻书谏之。”“后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遥摄保宁军节度使。”德源娶过三妻,均为契丹族。大妻曹桂·楚哥;二妻欧妮·□,属欧古妮萧氏;三妻兰□夫人,属国舅帐。子嗣情况不详。
(2)韩德庆,韩匡嗣次子,契丹名“崇翁”。约生于天显十二年(937年)至会同二年(939年)之间,卒年不详。《韩匡嗣墓志铭》记其为“左监门卫将军、司徒,早亡。”娶妻欧妮·地安,属契丹族欧古妮萧氏,子嗣情况不详。
(3)韩德彰,韩匡嗣三子,契丹名“范”。约生于会同元年(938年)至会同三年(940年)之间,卒年不详。《韩匡嗣墓志铭》记其为“毡毯使,左散骑常侍,早亡。”娶妻石□,子嗣情况不详。
(4)韩德让,韩匡嗣四子。(下文另表)
(5)韩德威,韩匡嗣五子。(下文另表)
(6)韩德冲,韩匡嗣六子。《辽史》上称之“韩德崇”。契丹名“汉阿·哈。”生于会同六年(943年)至会同九年(945年)之间,卒于统和十二年(994年)之后。《韩匡嗣墓志铭》、《韩瑞墓志铭》记载他“任户部使、威胜军节度使、太尉。”《辽史·韩制心传》记载:“父德崇,善医,视人形色,辄决其病,累官至武定军节度使。”《辽史》载:“统和十二年五月庚辰,武定军节度使韩德冲秩满,其民请留,从之红蝴蝶歌词。”韩德冲之女《耿延毅妻耶律氏墓志铭》称:“烈考讳德冲,武定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同政事门下平章事,赠侍中。”可见,德冲是因军功民望而拜使相。韩德冲娶妻欧妮·执琨,属契丹族欧古妮萧氏,生一子一女。女儿嫁予永兴宫渤海都部署耿延毅。
(7)韩德顒,韩匡嗣七子。(下文另表)
(8)韩德晟,韩匡嗣八子,未仕而终。
(9)韩德昌,韩匡嗣九子,字克柔,契丹名“富哥”。(10)生于应历四年(954年),卒于乾亨五年(983年)。有墓志铭出土。据《韩德昌墓志铭》载,德昌曾任“卢龙军节院使、金紫崇禄大夫、检校司空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耶律遂忠(郭三)墓志铭》称烈考德昌“莫不威风千里,位列百城。”“良辅资忠履信,见人郜之机;硕量雄才,效当年之用。”“学富而宗文祖武,”“踏德詠仁,含奇佩美,咸有昆□乎。”娶妻契丹族欧古妮萧氏,名欧妮·偶宁娘子,生二男三女。
(10)韩瑜,韩匡美长子。(下文另表)
(11)韩瑀,韩匡美次子。《韩槆墓志铭》称韩瑀曾任“左监门卫将军,早亡。”
(12)韩椀,韩匡胤之子,字象先。《韩相墓志铭》称韩椀曾任“辽兴军节度使、检校太师。”“擎天巨岳,架海灵鼇。分茅擁熊轼隼旟,续胤诞凤雏虎子。”娶妻兰陵夫人,属契丹族萧氏,生二子。
7、“贤王名相”——韩德让
韩德让,即耶律隆运,韩匡嗣四子,契丹名“兴宁·姚哥。”生于会同四年(941年),逝于统和二十九年(1011年)。《辽史》、《契丹国志》中均有《耶律隆运传》,韩氏家族已出土的十几方墓志中均有涉及。他是玉田韩氏家族的骄傲,是大辽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是辽王朝二百多年间声名最著、权位最高的汉臣,是辅成大辽中兴的一代名相。
初仕景宗朝,为东头承奉官,补枢密院通事,转任上京皇城使,执掌皇都大内保卫事务,遥授彰武军节度使。乾亨元年(979年)七月,韩德让代其父为上京留守,在“高梁河之役”中临危不惧,坚守南京,使战局转危为安。又里应外合,大败宋军,一战名扬天下。因战功授辽兴军节度使。不久,升任南院枢密使。乾亨四年(982年),景宗驾崩,韩德让与耶律斜轸同领顾命大臣,辅佐年仅12岁的梁王耶律隆绪即位,避免了皇室纷争与内战危险。因策立之功,加开府仪同三司兼政事令,成为朝廷决策人物。
统和四年(986年),宋太宗发动“雍熙北伐”战争,韩德让随萧太后、辽圣宗带兵抗宋。由于他谋划得当,指挥若定,大败30万宋军,使宋朝再也无力北犯,巩固了辽国南面边防。因功加守司徒,封楚国公,并与北府宰相室昉其执国政。统和十二年(994年),任北府宰相。
统和十六年(998年),拜大丞相,总管南北二枢密院事,总揽辽国军政大权。他充分发挥治国安邦的雄才大略,辅佐承天太后萧绰和辽圣宗推进辽王朝封建化改革。对内整顿吏治,立法修典,减轻税赋,科考选能。对外采取南和宋朝,西联西夏,东服女真的外交战略方针。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在韩德让的积极推动下,辽、宋之间达成“澶渊之盟”,实现了辽宋之间长达120余年的和平局面。使大辽王朝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中兴盛世”。
韩德让一生先后被封为楚王、齐王、晋王。统和二十二年,赐姓耶律,赐名“隆运”。统和二十三年(1005年)出宫籍,隶横帐季父房后,进身皇族、置宫卫,位在诸王之上。统和二十九年(1011年)三月初六逝世,享年70岁。逝后赠尚书令、建文忠王府。此后,韩匡嗣一支玉田韩氏子弟皆改姓耶律。
韩德让先娶妻李氏,后与太后萧绰成事实夫妻。无子,逝后先以某弟之子律来郎君承祧(11),后辽圣宗相继以齐王隆裕之子宗业、宗范为隆运嗣子。
8、英勇无畏——韩德威
韩德威,字可畏,韩匡嗣五子,契丹名“富乐宁·德韩。”生于会同五年(942年),卒于统和十四年(996年)。有《韩德威墓志铭》出土,《辽史》中有《韩德威传》,并有多处关于韩德威功绩的记载。德威于景宗保宁初年自燕台出仕,先任西头供奉官、骁骑尉,因其武功高强,谋略过人,授右羽林军将军、检校司徒。
保宁九年(977年),提升为皇城使、彰武军节度使。保宁十一年(978年),由于“莅事有能声,检身由直道”,被“擢居亲近之用”,“赐功臣四字”。未几,“封开国候,增食邑,赐功臣两字。”加赐为“推诚忠亮竭节功臣。”乾亨元年(979年)加封检校太师,进封开国公。乾亨四年(982年)授云麾将军,任西南面五押招讨大将军。任职期间,征党项,袭河东,讨河湟,战长城,使西夏,败杨业,战无不胜,声威赫赫,被辽圣宗称为“为将为相之材”。
特别是在“雍熙北伐”战争中,韩德威先是及时促成辽与西夏缔结外交关系,关键时刻免去了辽国两面受敌之忧(见《西夏书事》)。后在山西战李一飞场,韩德威率军击败号称“杨无敌”的北宋名将杨业,大灭宋军威风,从此声震大辽朝野。统和十一年(993年)授起复冠军大将军、右金吾卫上将军。统和十四年(996年),病逝于天德部署内,终年55岁。
韩德威娶二妻,均为契丹族萧氏,一妻名阿娜野·涅睦,一妻失名。生四子二女。
9、谦逊廉谨——韩德顒
韩德顒,即耶律隆祐,《辽史》上称“韩德凝。”字道宁,契丹名“三宁·定哥。”生于会同十年(946年),卒于统和二十八年(1010年)。有《耶律隆祐墓志铭》出土,《辽史》上有韩德凝附传,称他“谦逊廉谨”,历任护军司徒、都宫使、彰武军节度使、崇义军节度使、燕京山河都指挥使、行右神武大将军、太尉,西南面五押大将军、上京留守、同政事门下平章事、临潢尹、广德军节度使。
《辽史》载:“统和十五年夏四月丙午,广德军节度使韩德凝有善政,秩满,其民请留,从之”。后转任大同军节度使,加“推诚守义功臣”,使持节云州诸军事、行云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漆水郡开国公,死后续赠益州大都督。德顒娶二妻,先妻渤海娘子大氏生二子、一女,均先父而亡。后娶契丹族萧氏丽荔夫人,封陈国夫人。
女儿嫁图宁大王之子古之宁大王,生子女四人,次子为忠臣萧图古辞,官至黄龙府府尹(见刘凤翥破译契丹小字《萧图古辞墓志铭》)。韩德顒去世后,辽圣宗感其功德,怜其无后,特诏自己的养子耶律宗福承祧韩德顒族系。
10、浴血奋战——韩瑜
韩瑜,韩匡美长子,生于会同九年(945年),卒于统和五年(987年)。有《韩瑜墓志铭》出土。韩瑜身材魁伟,品行端正,聪慧多谋,好学广问,修成一身文才武艺。应历年间出仕为官,初任天雄军衙内都指挥使,不久奉诏入朝,授银青崇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右金吾卫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
景宗继位之初,授为控鹤都指挥使、绛州防御使、检校司空。不久,又授金紫崇禄大夫、左羽林军大将军,后迁守儒州刺史。因施行仁政,惩治恶霸,政绩赞誉朝中,复诏充任内客省使、崇禄大夫、检校太傅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昌黎郡开国侯。
圣宗统和年初,宋军犯境,连占涿、易等州。
辽军收复涿州后,经商技巧圣宗任命韩瑜为涿州刺史,次年,圣宗率师伐宋,韩瑜随军为将。兵至长城口,韩瑜身先士卒,率军袭击宋营,激战中被流矢击中头部,但他毫不退缩,仍带伤浴血指挥攻战,直到战斗结束。后因金疮迸发,生命垂危。承天皇太后和圣宗多次派医救治,并亲自探视。但因伤势过重,韩瑜于统和五年十一月十日逝于行营,年仅42岁。逝后,追赠为太尉。统和九年十月初四,归葬于霸州西青山之阳。
韩瑜娶二妻,均为契丹族萧氏。前妻生九子,仅存一子;生三女:长女杨佛喜,早亡。二女罗汉女,三女堰弥吉,生平不详。
11、继往开来——韩德让的子侄辈(世系图第六代)
关于韩德让侄辈的人数,《契丹国志·耶律隆运传》记载:“(隆运)诸侄三十余人,封王者五人,余皆任节度使、部署等官。”本世系图仅收录二十二人,其中还有九人早亡,可见还有十七人左右缺失。加上韩德让子辈三人,这一代实际人数应为四十二人左右。这代人在韩德让去世后,继续受到辽圣宗的信任与重用。他们坚定不移地继承和捍卫了韩德让的政治、军事、外交战略思想,辅佐辽圣宗继续将大辽国势引向中兴。
(1)耶律律来,韩德让某弟之子,郎君。契丹小字《耶律高十墓志》记载:“第四个兴宁·姚哥大丞相大王无子,大王之弟之子律来郎君族系承祧。”(12)律来可能早亡无子。
(2)耶律宗业,《契丹国志》中有附传。本齐国王隆裕之子,辽圣宗皇侄。经圣宗指定为隆运嗣子。始封广王,未几徙封周王,历任中京留守、平州、锦州节度使。宗业去世后,葬乾陵侧。宗业无子。
(3)耶律宗范,《契丹国志》中有附传。系周王宗业同母弟,因宗业逝后无子,圣宗又定宗范为隆运嗣子,历任龙化州节度使、燕京留守,封韩王。可能无子。
(4)耶律遂忠,韩德威长子,《韩德威墓志铭》称其:“甚有武力,绰有父风,赋命靡长,不幸即世。”早亡。
(5)耶律遂正,韩德威次子,即韩昌。(下文另表)
(6)耶律遂宁,韩德威三子,生平不详。
(7)耶律遂恭,韩德威四子,生平不详。
(8)耶律遂贞,韩德冲长子,即韩制心。(下文另表)
(9)耶律□□,韩德冲次子,据《耿延毅妻耶律氏墓志铭》记载,曾任“宣徽、太尉。”名字及子嗣情况不详。
(10)韩□□,韩德冲三子,韩瑞之祖父。据《韩瑞墓志铭》载,曾任“东头供奉官、□速成兵马都部署,”名字因墓志石碑缺损不能辨认,有二子。
(11)耶律遂贇,韩德顒长子,据其父《耶律隆祐墓志铭》记载,曾任“右千牛卫将军,”“先公而亡。”
(12)耶律遂成,韩德顒次子,据《耶律隆祐墓志铭》记载,曾任“衙内都指挥使,”“先公而亡。”
(13)耶律遂忠,韩德昌长子,,契丹名“留宁·郭三。”生于乾亨四年(982年),卒于重熙六年(1037年)。有《耶律遂忠墓志铭》出土。《辽史》卷十六载:“太平二年(1022年)七月,以耶律遂忠为长宁军节度使雅沫心。”墓志载:“俾授忠顺军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史、金紫崇禄大夫、检校太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持节蔚州诸军事、行蔚州刺史、上柱国、漆水郡开国侯。”蔚州地处辽宋前沿重镇,节度使可谓责任重大。
墓志载,遂忠任职期间“历试诸难,无烦上听。为唇为齿,控压万里;为股为肱,羽翼干龄。入作相焉,智夺子房之节;出为将也,功争祖逖之鞭。“
留宁·郭三娶二妻,均属契丹族萧氏国舅帐。大妻解里夫人,生四男。次妻贵哥别胥夫人,生四男二女。长女嫁双州节度使、检校太师萧□□,小女生平不详。
(14)耶律□□,韩德昌次子,契丹名“解里·阿钵。”生平不详。
(15)韩越孙,韩瑜长子,早亡。
(16)韩阿骨儿,韩瑜次子,早亡。
(17)韩骇里钵,韩瑜三子,早亡。
(18)韩宝神奴,韩瑜四子,早亡。
(19)韩福孙,韩瑜五子,早亡。
(20)韩栲栳,韩瑜六子,早亡。
(21)韩三哥,即韩槆,韩瑜七子(下文另表)。
(22)韩四哥,韩瑜八子,早亡。
(23)韩高神奴,韩瑜九子,早亡。
(24)韩□,韩椀长子,情况不详。
(25)韩相,韩椀次子,生于保宁四年(972年),卒于开泰二年(1013年)。有《韩相墓志铭》出土。墓志称他:“累有战功于国,方遂为裘。”“多才多艺,有勇有仁。”官至辽兴军衙内马步军都指挥使。开泰二年病逝于永安军之私第,开泰六年(1017年)八月二十九日归葬于辽城西安喜县砂溝乡福昌里近太师玄堂(今迁安市沙河驿镇上芦村)。韩相娶二妻,先妻彭城刘氏,无子。后娶兰陵萧氏,有子、女各二人。
12、清正爱民——韩制心
韩制心,即耶律遂贞,韩德冲长子,曾被皇帝赐名“直心”,《辽史》上称:“韩制心”。生于保宁四年(972年),卒于太平四年(1024年)。自幼喜欢驯养鹰鹘,统和年间任归化州刺史。开泰元年(1012年),大丞相、晋王韩德让逝世之后,韩制心先担任辽兴军节度使,后出任南院枢密使,接管了韩德让留下的南面重权。开泰八年(1019年),又兼任上京留守,封漆水郡王,权知诸行宫都部署事。
太平三年(1023年),历任中京留守、惕隐、南京留守,改封燕王。最后升任南院大王、四十万兵马都总管兼侍中。他一生高风亮节、清正爱民,不因自己是皇亲而放纵,也不因官高爵显而自傲。太平四年(1024年)六月初三病逝,享年53岁。 《辽史》载:“制心不苟合,”“卒之日,部民哀若父母。”《韩槆墓志铭》称他:“真柱石之雄,享钧轴之重。为周方邵,作舜皋夔。”制心逝后,圣宗感其辅佐敬业爱民之功,下诏追封为陈王,赠政事令。据耿延毅之子《耿知新墓志铭》记载,制心有三子。
13、能臣干将——韩昌
韩昌,又名“耶律遂正”,契丹名“何你”,契丹字“韩宁”,即《辽史》上的“韩雱金”、“遂正”。韩德威次子。生于保宁七年(975年),卒于太平七年(1027年)。有《耶律遂正墓志铭》出土。
韩昌在统和年间入朝为官,初授卫将军,次硬寨将军。因精诚能事,受圣宗赏识,升任契丹户部使兼飞龙院事,转任知上京副留守,寻授北院宣徽使,转南面都部署。权东京留守、上京留守、中京留守。墓志载,韩昌为官,“事简民安,政清吏肃。水一盃而□一本,悉去强豪;钱如粟而马如羊,从来富盛。”“所行教化,随处民咏。”
统和二十九年(1011年),大丞相、晋王韩德让病逝前,韩昌被调回朝廷重用,授北院枢密副使。与韩德让举荐的接班人耶律世良共掌北枢密院(兵部)。同南院枢密使韩制心一起,集体接掌了韩德让留下的大辽军政大权,发挥了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辽史》载:“开泰元年(1012年)秋七月丙子(初十),以(耶律)遂正为北院宣徽使。”后出任武定军节度使、移镇辽兴军节度使、彰武军节度使、兼五州制置史、同政事门下平章事、升任大内惕隐。之后,出任忠顺军节度使、移镇彰国军节度使。
太平四年(1024年),辽圣宗复授韩昌为辽兴军节度使,封“忠勤守节功臣”,授平、滦、营等州观察、处置、巡检、屯田、劝农等使,使持节平州诸军事、平州刺史、上柱国、漆水郡开国侯。墓志载:韩昌领兵,“一斗胆万人无敌,三尺剑四海知名。临危而竭力输忠,率下而忧民恤物。”因公务烦剧,积劳成疾,韩昌于太平七年(1027年)三月二十四日因病殉职于辽兴军节度使官邸,享年53岁。“国人闻之,咸云罢市;天子闻之,谓曰辍朝。”辽国上下,沉痛哀悼这位能臣干将。韩昌于当年十月二十八日归葬于辽上京西北屈劣山(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白音罕山)韩氏家族墓地暗翻军棋。
韩昌妻萧氏封薛国夫人,生四子、八女。长女嫁予奚太师为夫人,次女嫁大国舅为妻,五女嫁兰陵王第二子,余皆早亡。
14、外交大使——韩槆
韩槆,小名三哥,字正声,是韩瑜第七子。大约出生于保宁末年(978年)前后(13),卒于重熙五年(1036年)。他是大丞相韩德让外交战略的继承者和实践者。韩槆在统和年间出仕为官,初授西头供奉官,后升任御院通进。
统和十五年(997年)三月十五日,韩槆出使西夏,持节封夏国王李继迁为西平王。(14)“澶渊之盟”订立后的次年(1005年),韩槆出使北宋贺春节,在北宋受到了极高的礼遇。回国后升任引进使转客省使,执掌接待各国信使及四时朝觐贡献的礼仪。开泰八年奉使沙州,册立主帅曹恭顺为燉煌王。
太平五年(1025年),韩槆又奉召出使高丽,祝贺高丽国王诞辰。太平八年(1028年),渤海大延琳兴兵叛乱,韩槆奉命率领控鹤、义勇、护圣、虎翼四军,充当攻城副使。征讨获胜后,拜永清军节度使,贝、博、冀等州观察、处置等使,管辖义勇军,驻泊镇守辽东。
重熙二年(1033年),再次出使北宋,回国后升任北院宣徽使、归义军节度使、沙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沙州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国、昌黎郡开国侯。二年后,进位南院使,加检校太尉。重熙五年(1036年)九月二十五日,因病殉职于任上。逝后,兴宗极为挽悼安徽盐业吧,特赐钱五十万隆重治丧,并诏赠检校太师。
韩槆三次娶妻,先夫人生两女,长女早亡,次女嫁左□军将军萧乞得。继室萧氏生三女,一女嫁护卫将军萧朱,一女嫁左班殿值张玫;一女嫁通事班袛侯康德润。三夫人张氏,生三男。
15、新星闪烁——韩昌的子侄辈(世系图第七代)
这一代人在大辽王朝继续受到信任和倚重,权势仍呈强势状态。韩昌次子耶律宗福(韩涤鲁)在清宁八年(1062年)出任南府宰相;耶律遂忠(韩郭三)子王宁·高十在大康元年(1075年)担任南府宰相,且二人担任南府宰相的时间间隔不到14年, (15)这一现象说明:这一时期大辽朝廷对韩氏家族的宠信、礼遇仍然未减。除此二人在朝为相李矛,同辈为高官者亦不乏其人。因此,这代人在辽朝的地位和影响力持续攀升。可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1)耶律耶鲁,韩德让嗣孙,据《辽史》卷82《耶律隆运传》记载:“清宁三年,(辽道宗)以魏王贴不子耶鲁为(隆运)嗣。”耶鲁生平不详,可能无子。
(2)耶律元佐,韩昌长子,契丹名“延宁·谢十,”即《辽史》上的“韩谢十。”有《耶律元佐墓志铭》出土。生于统和十三年(996年),卒于大康八年(1082年)。自幼风神俊秀,才思敏捷,富有韬略。《墓志》称他:“寒暄陪跸,深殚忠悋之诚;中外践官,蔚有直清之誉。”一生陪伴兴宗、道宗两朝皇帝。担任多年敦睦宫史,一度出任彰国军节度使。清宁十年(1064年),升任惕隐。
直至垂暮之年,诏加保义推忠功臣、保大军节度使、鄜坊州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侍中,使持节鄜州刺史、上柱国、漆水郡开国公。八十六岁逝于广平甸。耶律元佐先娶大丞相、枢密使、晋国王萧孝穆之次女为妻,封陈国夫人。后娶北府宰相萧善宁之女为继室。封韩国夫人,生一子。
(3)耶律宗福,即韩涤鲁,韩昌次子(下文另表)。
(4)耶律元亨,韩昌三子,契丹字“宫宁.高王留”据遂正、元佐、宗福、敌烈四墓志铭有关记载,元亨曾任奉先军节度使、将军、显州太师。子嗣情况不详。
(5)耶律□□,韩昌四子,早亡。
(6)耶律□□,韩制心长子,名字不详,据《耿知新墓志铭》记载,曾任“左千卫小将军”,子嗣情况不详。
(7)耶律□□,韩制心次子,名字不详,据《耿知新墓志铭》记载,曾任“崇德宫汉儿渤海都部署、银青崇禄大夫、检校司空”,子嗣情况不详。
(8)耶律□□,韩制心三子,名字不详,据《耿知新墓志铭》记载,曾任“帅府将军”,子嗣情况不详。
(9)韩□□,韩瑞之父,名字不详,《韩瑞墓志铭》称其“性纯磑·····不仕。”有子二人。
(10)耶律寿余,耶律遂忠(郭三)之长子,即冯家奴,《辽史》上称“高家奴。”《耶律遂忠墓志铭》称他“立君子之大谋,,寔长才之庆度。学备今古,义盖山河。怅张成廊庙之才,耿槩备珊瑚之器。”曾任衙内都指挥使,《辽史》上记载其“终南院宣徽使。”娶妻地安之女丽荔,属契丹国舅小翁帐,有一子。
(11)耶律楚不古,韩郭三之次子,将军。《耶律遂忠墓志铭》载其任“信山河指挥使,高风跨俗,贞骨凌霜。控弦则雁落猿啼;挥笔则鸾廻鹊还。宜事其主,别立洪勋。”娶国舅某相公女,大约有子早亡。
(12)耶律挞不里,韩郭三之三子,将军。娶涅睦娘子,生一子。
(13)耶律欧里本,韩郭三之四子,郎君,子嗣情况不详。
(14)耶律□宁,耶律遂忠(郭三)之五子,节院,子嗣情况不详。
(15)耶律□知,郭三之六子,娶妻萧氏,生二子。
(16)耶律扬九,郭三之七子,郎君,子嗣情况不详。
(17)耶律元佐,即王宁·高十,耶律遂忠(郭三)之八子(下文另表)。
(18)韩齐家奴,韩槆长子,《韩槆墓志铭》载其“废疾在家,受浮屠之法。先公五稔而逝。”
(19)韩贻孙,韩槆次子,曾任“左丞邴閤门袛侯。”子嗣情况不详。
(20)韩贻训,韩槆三子,《韩槆墓志铭》载其“冠而未仕,”生平、子嗣情况不详。
(21)韩奴子,韩相长子,生平、子嗣情况不详。
(22)韩大狗,韩相次子,生平、子嗣情况不详。
16、五度封王——耶律宗福
耶律宗福,即韩涤鲁,字遵宁,韩昌次子。有《耶律宗福墓志铭》出土,《辽史》上有韩涤鲁传。生于统和十五年(997年),卒于咸雍七年(1071年)十月十八日。因圣宗齐天皇后萧菩萨哥连生二子皆早卒,宗福十三岁时,成为圣宗皇帝养子。
兴宗耶律宗真待其以兄长之礼。可能是因为七叔祖耶律隆祐(韩德顒)的孙子犯下大罪被籍没,皇帝特诏宗福承祧韩德顒族系。(16)宗福年轻时即进入宫廷任职,初任南北面都护太保,不数月,就被提升为副宫使、大内点检。太平八年(1028年),渤海大延琳造反,宗福领旌节贵德州安(宁)远军,率部直抵边关平叛,因功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次年授大内惕隐。重熙十二年(1043年)十月加封漆水郡王、西北路招讨使。重熙十五年六月,宗福因贪污回鹘、阻卜贡物坐脏免官。
重熙十八年十月,夏人侵犯边境。时任北道行军都统的宗福率阻卜诸军进至贺兰山,擒获李元昊妻及其官僚亲属,遇夏军三千来战,一举歼之。因功于重熙十九年(1048年)春复封漆水郡王。又因一举平定鞑靼作乱,拜北院宣徽使。后又迁东京留守、东北路挞领详稳。
任满后,进封混同郡王,次年,改授应州彰德军节度使。清宁八年(1062年)擢拜南府宰相,封邓王,进入朝廷决策层。“议政奏刑,职修事举。僚属贺之得人,天下幸其受赐。”咸雍七年(1071年),功成身退,修表请求致仕。徙封韩王,赐“推诚奉国竭节功臣',不久辞世。
涤鲁娶妻统军普你之女,属契丹大国舅帐,生五子、四女。
17、由将拜相——耶律元佐(高十)
耶律元佐,契丹名字:“王宁·高十”,耶律遂忠(郭三)之八子,《辽史》上称“韩高十,”有契丹小字《耶律元佐(高十)墓志铭》出土(17),但因碑文仅现一半,高十生平仍有一部分待考。
高十生于开泰四年(1015年)六月初二,卒年不详。重熙八年(1039年)入朝为官,初任印牌司郎君魏晖倪。重熙十一年(1042年)封小将军,重熙十三年,改任积庆宫副使、都统首长,封大将军。重熙十七年,任兴圣宫都宫使,拜详稳。重熙十九年(1050年),拜郎君、详稳兼南京步军都指挥使。
二十二年,以节度使之号再任兴圣宫都宫使。清宁四年(1058年)复任南京步军都指挥使。清宁六年(1060年)改任渌州节度使。清宁七年,任乌古敌烈都详稳。清宁八年(1062年)封金吾卫上将军之号,任西南面招讨使。清宁九年(1063年)秋,任工部尚书、详稳。
清宁十年,改任户部尚书。咸雍元年(1065年)春任沈州节度使、吏部尚书。咸雍二年夏封龙虎卫上将军,任东京通判,改任西南面招讨使。咸雍四年夏,封使相之号,任南京统军使,次年兼知南京同知事。大康元年(1075年)拜为南府宰相。大康二年冬赐功臣二字,封侍中,出任奉圣州知事。(墓志碑文以下缺失)高十墓志的封号为“中书令、开国公”。
据《耶律遂忠(郭三)墓志铭》记载:“(高十)娶妻萧氏,生二男,一女,女儿名达打奴,并幼”。
18、英风延续——韩涤鲁的子侄辈(世系图第八代)
(1)耶律敖鲁斡,本为天祚皇帝耶律延禧长子,《辽史》有传。因韩德让无后,《辽史》载:“天祚立,以皇子敖鲁斡继之”。封晋王,有贤明声望。保大二年(1122年),因受人诬陷被天祚帝赐死。造成人心、军心涣散,加速了辽王朝灭亡。
(2)耶律度剌,剌律元佐(谢十)之子,汉儿小字药师奴。生平、子嗣情况不详。
(3)韩璪,韩瑞之兄。《韩瑞墓志铭》称其“好博施,善骑射。音律通神,养高不仕而先逝”。子嗣情况不详。
(4)韩瑞,韩德冲之曾孙,韩制心之侄孙。约生于重熙二年(1033年),约卒于大安七年(1091年)。十八岁入朝为官,授殿直。《韩瑞墓志铭》载:“因佐吏之累,退事产业”,“燕憩私第,掩构沉疴”,“寿考五十有八而倾逝”。韩瑞娶妻清河张氏,生二子、四女。因墓志石碑漫漶不清,很多情况已难考证。
(5)耶律承训,即韩燕五,韩涤鲁长子。大约生于开泰年间,《韩敌烈墓志铭》载:“燕五卒于大康年间,享年69岁。”《耶律宗福墓志铭》载其“官安国军节度使、检校太尉。”《萧乌鲁本娘子墓志铭》载其曾任“少傅,任诸行宫都部署。”《辽史》载:“(涤鲁)子燕五,官至南京步军都指挥使。”娶妻大国舅陈王之女兜割,有子三人。
(6)耶律乌斡,韩涤鲁次子,未冠而逝。
(7)耶律承规,即韩敌烈,韩涤鲁之三子。生于重熙三年(1034年),卒于寿昌六年(1100年)十一月三日。有契丹小字《韩敌烈墓志铭》出土(18)。曾任“率府率”和“礼宾副使”。《耶律宗福墓志铭》载:“承规,礼宾副使,左散骑常侍。”《萧乌鲁本娘子墓志铭》载:“迪烈,太保。”娶妻讹里本娘子,乃萧胡睹古太师之女,生五男四女。
(8)耶律承导,又名孔古里,韩涤鲁之四子,曾任“率府副率”、“宫使、太师。”《韩敌烈墓志铭》记载:“弟控骨里,官至太师、都宫使,曾任显州、沈州二地节度使。”(19)娶妻前国舅相公之女蒙哥里,有一子、二女。
(9)耶律当尔,韩郭三长子寿余之子,曾任太师,有二子。
(10)耶律□□,韩郭三次子楚不古之子,生平不详。(20)
(11)耶律□□,韩郭三三子挞不里之子,曾任太师,生平不详。
(12)耶律王六,韩郭三六子□知之长子,生平不详。
(13)耶律刘十,韩郭三六子□知之次子,生平不详。
(14)耶律□□,韩高十长子,生平不详。
(15)耶律□□,韩高十次子,生平不详。
19、韩敌烈的子侄辈(世系图第九代)
限于史料,本代人的情况不甚明了。(本代史料来源参见第八代)
(1)韩□诲,韩瑞长子,《韩瑞墓志铭》称其:“或职奉班联,或公□监督,□然有干蛊之誉。”娶妻耿氏,与其弟共有三子。
(2)韩□□,韩瑞次子,《韩瑞墓志铭》称其:“□□神识言貌,一门遗□。”娶妻王氏,与其兄□诲共有三子。
(3)耶律斡里钵,耶律承训(燕五)长子,生平不详。娶妻四维太师之女吊里,属契丹族大国舅帐,有子二人。
(4)耶律主里者,耶律承训次子,娶妻达里古太尉孙女道剌,属契丹族大国舅帐,生平不详。
(5)耶律乌□□,耶律承训三子,娶妻北府宰相孙女阻姑只,有子一人。
(6)耶律□□,耶律承规(韩敌烈)长子,可能夭折。
(7)耶律卢保古,韩敌烈次子,郎君,早亡。
(8)耶律讹里,又称乌鲁古,韩敌烈三子,郎君,娶契丹族某将军之女乌特懒为妻,生三男六女,生平不详。
(9)耶律赫睦本,又称浑不鲁,韩敌烈四子,郎君,娶妻安悦娘子,是萧宁宁宰相之子某将军之女,生三女。
(10)耶律橽北,韩敌烈五子,郎君,生平不详。
(11)耶律高七,耶律承导之子,生平、子嗣情况不详。
(12)耶律□□,耶律当尔太师长子,王家奴之兄(21),生平、子嗣情况不详。
(13)耶律王家奴,耶律当尔太师之子,过继给楚不古将军为继孙,生平、子嗣情况不详。
20、韩敌烈的孙子辈(世系图第十代)
由于考古资料所限,本代人的生平情况更加不详。
(1)韩道,韩瑞长孙,生平不详。
(2)韩□,韩瑞次孙,生平不详。
(3)韩彭,韩瑞三孙,生平不详。
(以上三人仅见《韩瑞墓志铭》涉及)
(4)耶律铺素里,韩燕五长孙,生平不详。
(5)耶律也鲁靺里,韩燕五次孙,生平不详。
(6)耶律□三,韩燕五之孙,生平不详。
(以上三人仅见《耶律宗福墓志铭》涉及)
(7)耶律杨九,韩敌烈长孙,生平不详。
(8)耶律破得,韩敌烈次孙,生平不详。
(9)耶律乳奴,韩敌烈三孙,生平不详。
(以上三人仅见《萧乌鲁本娘子墓志铭》涉及)
21、金代贤相——韩企先(世系图第十一代)
韩企先,《金史》有传,称他是大辽中书令韩知古的九世孙。但企先的父祖辈情况,目前尚未见史料显示。笔者根据他未改姓“耶律”氏及祖上“世贵显”的情状推测,韩企先有可能是“韩匡美——韩瑜——韩槆直系”后人。
韩企先,生于辽大康七年(1081年),卒于金皇统六年(1146年)。他于辽乾统年间中进士第,但“翚翔不振”。金朝都统完颜杲平定中京,提拔韩企先为枢密副使,后升为转运使、西京留守。天会六年(1128年),企先升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枢密院事。
天会七年,升为尚书左仆射兼侍中,封为楚国公。天会十二年,担任尚书右丞相的韩企先被诏到上京。金太宗很赏识他的才干,经常和他一起讨论国家大事。企先以培养扶植后进为己任,培养、推举了很多人才。王公大臣们都很尊敬他,当时都称他为“贤相”。皇统元年(1141年),企先被封为濮王。皇统六年(1146年)二月二十七日去世,终年六十五岁。
大定十一年,金国准备把功勋最大的二十名功臣的图像画在衍庆宫中,金世宗特别交代:“丞相(韩)企先,本朝典章制度多出斯人之手,至于关决大政,与大臣谋议,不使外人知之,由是无人能知其功。前后汉人宰相无能及者,置功臣画像中,亦足以示劝后人”。大定十五年(1175年),韩企先谥号“简懿”。生二子。
22、韩企先子辈(世系图第十二代)
韩□,韩企先长子,生平不详。
韩铎,字振文,韩企先次子,《金史》有传。皇统末年(1148年),以大臣子授武义将军。金熙宗闻其有儒学,赐进士第,授宣徽判官,再升任刑部员外郎,后改任兵部员外郎。大定初年(1161年),升为兵部郎中,累官河州防御使,后召为左谏议大夫,升任中都路都转运使。时间不长,便向宰相请求说:“韩铎年事已高,不能胜任繁务,且老母年高体弱,需要照顾,希望安排近便州郡任职。”于是,改任顺天军节度使,直至去世。子嗣情况不详。
由于史料、文献的局限,我们对玉田韩氏家族的认识只能逐步深入,还有许多疑难问题需要解决。据重熙六年(1037年)《韩槆墓志铭》记载:除知古、匡美、匡嗣、德让、制心、瑜、瑀、橁外,“其余戚属族人,拜使相者七,任宣猷者九人,持节旄,绾符印,宿卫交戟,入侍纳陛者,实倍百人。”
尽管这个统计数字也不甚准确,但到目前为止,我们所掌握的同期韩氏家族成员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很多空白至今还无法填补。我们期待着更多考古新成果的出现。
注释
(1)见《韩瑜墓志铭》。
(2)见《韩相墓志铭》。
(3)、(8)、(9)见刘凤翥、金永田《辽代韩匡嗣与其家人三墓志铭考释》一文。
(4)参见笔者《“韩昌”传奇与历史相距多远》一文,发表于《唐山政协》2009年第一期。
(5)参见李锡厚《临湟集》第101页;张树云《玉田说古》第45页;孟凡云《辽述律后“人神合一”活动及其采取的宗教形式》一文,发表于《北方文物》2008年第二期。林志忆
(6)、(7)见王玉亭主编《辽上京研究论文选》第450页。
(10)韩德让兄弟及父祖辈契丹名均参见王玉亭《从辽代韩知 古家族墓志看韩氏家族契丹化的问题》,发表于《北方文物》2008年第1期。
(11)、(12)、(17)见刘凤翥、青格勒《辽代<韩德昌墓志铭>和<耶律(韩)高十墓志铭>考释》一文。
(13)此系笔者据《韩瑜墓志铭》、《韩橁墓志铭》及《辽史》卷十三相关记载考证,尚待新证据印证。
(14)统和九年《韩瑜墓志铭》载:“三哥,年幼。”《辽史》卷十三载:“(统和)八年十二月庚戌,遣使封李继迁为夏国王。”“(统和)十五年三月乙卯,封夏国王李继迁为西平王。”笔者认为:若韩槆(三哥)在统和九年仍年幼,则统和八年出使西夏者不可能是韩槆。而到了统和十五年韩槆又年长七岁,才有可能担任使者出使西夏。至于《韩槆墓志铭》中“以公持节封李继迁为夏国王”的记载,可能系误记。
(15)参见王玉亭《辽代韩德昌及其子嗣职官述略》一文。
(16)参见王青煜《耶律宗福墓志浅探》一文。
(18)、(19)参见唐彩兰、刘凤翥、康立君《契丹小字<韩敌烈墓志铭>考释》一文。
(20)、(21)系笔者根据《耶律(韩)高十墓志铭》有关记载考证,尚待新证据印证。
2010年11月30日定稿于丰润
(本文经辽史研究专家王玉亭先生审阅指正,特此致谢!)
本文首发于《唐山社会科学》(季刊)2009年第四期
——来源:个人图书馆水手小书屋
韩氏文化交流
微信号:hswh959
源流|郡望 | 世系
文化 | 精神 | 美德

一路走来,感谢有您!
欢迎分享、点赞、留言!

韩氏文化交流投稿邮箱:hswhjl@163.com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