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幼坚【云岩故事】百年古桥话沧桑(下)-幸福云岩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523

吴幼坚【云岩故事】百年古桥话沧桑(下)-幸福云岩

吴幼坚
周诗若
太平桥位于太平路与公园北路交叉处。文化大革命中被拆毁,无迹可寻。此桥,在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付梓的《贵阳府志》就有记载:“……其余桥之在贵阳者四十二,城内有北门桥、玉带桥、北门桥……”向志谓:“太平桥,在龙井巷与金沙坡间。”
泡姜河桥 桥有二:一为老桥,位于贵乌路与大营坡间,桥长7.8米,宽6米,为单孔石桥结构,何时建不详。
联云桥 位于成都路与和平巷之间。桥长15米,宽4米,建构为三孔石桥。桥栏杆上有“联云桥,文仿溪书”字样。此桥为明国时期所建。
盘桥 (又书“蟠桥”)位于河东路小学侧,贯城河身弯曲处。现桥亦无存,其原址上设有一家商店。查有关方志得知:此桥为清雍正三年(1725年)布政使刘师(思)恕改河道时所建,乾隆《贵州通志》、道光《贵阳府志》均有记述。比如,乾隆《贵州通志》卷之六就有这样的记述:“盘桥,在布政司前。国朝雍正三年布政使刘师恕改河道新建。”道光《贵阳府志》卷三十六也载:“盘桥,在布政司前,雍正三年布政使刘思恕改建河道时建。”向志也有相似的记载,唯独将“布政使司前”改为“布政司东”则个。
通济桥 (即今头桥、二桥、三桥之统称)位于贵阳市区西北面,通往云南方向的滇黔公路出口主干线上。该桥,早在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关梁》就有记载,其文曰:“通济桥,在城西北二里。其桥有三:通济为第一桥;又里许为二桥;又二里许为三桥,皆宣德元年(1426年)建。”嘉靖《贵州通志》记载相同。清康熙《贵州通志》也载:“通济桥,在府城西。一为头桥,一为二桥,一为三桥。”道光《贵阳府志》也记:“通济桥,在城西北三里,往滇达到。有头桥、二桥、三桥之名。”向志说:“通济桥,在城西北五里。明宣德元年建,有头桥、二桥、三桥,今为滇黔公路所经。”解放后市政部门曾先后对上述三座老桥进行了加固、拓宽的改建工程:
——一九五五年改建头桥,其长30米,宽13米,结构为钢架平桥面。
——一九五五年加固改建三桥,长7米。宽13.5米,为单孔石拱结构。
——一九五哪年及一九七二年先后两次加固改建二桥,长6.5米,宽12米,为单孔钢筋砼结构。
香炉桥 位于市西路与香狮路之间。居向志载:“在城市西门外狮子山麓,桥上旧有玉香炉。”原香炉桥已圮,仅有桥墩可寻。一九五五年在老香炉桥下流百米处新建一桥,仍沿旧名。桥长20米,宽3.6米,为单孔砼桥。桥面造型奇特,中间成坡形,可通小车;两侧有梯坎,通人行走。

市西河上的香炉桥,因桥上原有玉香炉而得名。图为香炉桥原貌。(资料)
金锁桥 位于瑞金西路金桥饭店侧。明万历郭子章《黔记·山水志》载:“金锁桥,在西门外。”清康熙《贵州通志》说:“金锁桥,在府城西门外。定广来往之所。”乾隆《贵州通志》也说:“金锁桥,在振武门外。定广来往之路。”道光《贵阳府志》也有相同记载。原桥,在一九五二年被洪水冲毁,次年重建。一九八五年随大西门人行天桥的兴建再次扩建。今桥长27米,宽45米,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金锁桥,原状为四孔石桥,明代即有记载。(资料)
金钟桥 原名精忠桥,顾名思义是倡导效仿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寓意爱国主义。有新老两座桥,老桥建在新桥东200米通往燕子岩的路上,桥长18米,宽4.18米,结构为三孔石桥,建桥时间不详。
沙河桥 位于贵阳医学院侧,环城北路与盐务街新村交叉处。一九八四年重建。桥长15米,宽15米,系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位于沙河街的沙河桥,为贵阳解放前中共地下党领导的进步组织“新青盟员”赵西林题书桥名。(周诗若 摄)
彭家桥百年以上老桥,为单孔石桥。在洪边门,旧时是贵阳洪边门去乌当的通道。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