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方案一木解红楼:大观园是谁家的花园?-新锐诗刊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616
一木解红楼:大观园是谁家的花园?-新锐诗刊
一木解红楼:大观园是谁家的花园?
一 木
?根据上文论述,可以排除“曹雪芹乃虚拟人物”之说,但也不能说明《红楼梦》即曹寅家事说。胡适论证曹寅家事说的考据之一是袁枚《随园诗话》里的记载,但后来红学家发现袁枚的记载矛盾重重,周汝昌又认为大观园应是恭王府及其后花园。所以有些红学论者认为《红楼梦》系曹家事说,并不可靠。《红楼梦》开明宗义是实录其事,并说“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第一回标题诗又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所以《红楼梦》是一部集家传与自传于一体的纪实型小说无疑,古今中外也没有哪部小说象《红楼梦》那样记述周详,如亲历亲闻。但它的家事是否曹寅家事呢?我们首先来对“大观园到底是谁家的花园”进行有关分析。

一、明义在《题红诗》中的记载
乾隆年间富察明义有题《红楼梦》诗二十首,并在诗前有个注语:“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之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钞本焉。”
明义,号我斋,满洲镶黄旗人,约生于1743年,卒于1820年以后,长期担任乾隆侍卫。明义的胞兄明仁是敦敏、敦诚的朋友,敦诚《寄大兄》一文曾将雪芹与明仁并提,称为“故人”。他的堂兄明琳也是曹雪芹的朋友,敦敏有七律题为《芹圃曹君沾别来已一载余矣千斗五十铃。偶过明君琳养石轩,隔院闻高谈声,疑是曹君,急就相访,惊喜意外,因呼酒话旧事,感成长句》,敦敏在路过明琳的院子时听到曹雪芹的声音,可知雪芹亦在富察氏家中访友。明义的堂姊夫墨香既是敦敏、敦诚的叔父,又是永忠(康熙帝十四子允禵孙子)的堂兄弟,永忠《延芬室稿》有《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姓曹》。明义与当时的随园主人袁牧唱和不少,但未谋面朽木响河。明义随乾隆南巡,曾造访随园,值袁牧远游。
他这个注语道出了四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一是《红楼梦》系曹雪芹所撰;二是曹雪芹的先人为江宁织造;三是《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即是随园故址。四是“惜其未传,世鲜知者”汤宗伟,说明在他读的时候,《红楼梦》只是圈子内传播,知道的人很少,他读的是抄写本,不是版印本。
有红学家质疑明义这个注语的可靠性,笔者认为它是非常可靠的:一是经红学家考证,他写这组诗的时间应在乾隆二十六年(1761)左右,他二十一岁,其时曹雪芹还在,他周围兄弟多是曹雪芹的朋友。明义对《红楼梦》非常痴迷,他这个年纪正是“追星”的年龄,他很有可能见过曹雪芹;二是他在《和随园自寿诗韵》一首诗中写道:“随园旧址即红楼,粉腻脂香梦未休。定有禽鱼知主客,岂无花木记春秋。西园雅集传名士,南国新词咏莫愁。艳杀秦淮三月水,几时衫履得陪游。”,诗中表明随园旧址即红楼,也就是曹寅雅集名士的西园,他很想到随园一游,进行实地考察。后他随乾隆南巡,亲自造访了随园,经过了实地考察后,在将这组诗收入诗集《绿烟琐窗集》时,注语未改,说明所述是实;三是当时《红楼梦》传阅的人很少,没有猜度声四起,他下的结论没受外界影响。
二、史料有关随园的来历
《随园诗话》第七十三页上载:隋织造园,隋名赫德,其园即曹家籍没之产业,一部分拨归隋赫德者;袁枚购入后,乃改名“隋园”也。
从这条记载,我们读出:随园是袁枚从织造隋赫德手里购得,改名隋园(后再名随园),随园来自曹家藉没之产业,是曹家园子的一部分pdd扔蛇。
再看现从清宫解密的《江宁织造隋赫德奏细查曹頫房地产及家人情形折》:
“雍正六年三月初二日,江宁织造·郎中奴才隋赫德跪奏,为感慕天恩,据实奏闻,仰祈圣鉴事。
切奴才荷蒙皇上天高地厚洪恩,特命管理江宁织造闺秀难为。于未到之先,总督范时绎已将曹頫家管事数人拿去夹讯监禁,所有房产什物一并查清,造册封固。及奴才到后,细查其房屋并家人住房十三处,共计四百八十三间;地八处,共十九顷零六十七亩;家人大小男女,共一百四十口;余则桌椅、床几、旧衣零星等件及当票百余张外,并无别项,与总督所查册内仿佛。又家人供出外有欠曹頫银,连本利共计三万二千余两。奴才即将欠户询问明白,皆承应偿还。
再,查织造衙门钱粮,除在机缎纱外浦饭幽助,尚空亏雍正五年上用、官用缎纱并户部缎匹及制帛浩敕料工等项银三万一千余两。奴才核算其外人所欠曹頫之项,尽足抵补其亏空。但奴才接任伊始,今岁新运缎匹实属紧要,现在敬谨趱织,以期无误。至于曹頫名下未完缎匹,若一并补办,恐误新运,容俟今年追完所欠曹頫之项酒吧惊魂,于新运起解后即行续机接办,陆续解完。奴才不敢擅便,谨请圣训遵行。朱批:据情报部。
再,曹頫所有田产、房屋、人口等项,奴才荷蒙皇上浩荡天恩,特加赏赍,宠荣已极。奴才举家骨肉市政工程施工方案,自顶至踵,悉皆圣主天恩所赐。奴才感激顶戴之私,镂心刻骨,口笔难尽。惟有竭其犬马之力,图报捐埃,以少申奴才分寸之心。至曹頫家属,蒙恩谕少留房产以资养赡,今其家属不久回京,奴才应将在京房屋人口酌量拨给,以彰圣主覆载之恩。”
从隋赫德的奏折可以看出:曹頫所有的田产与房屋包括桌椅床几,都被雍正赏赐给隋赫德了。袁枚说的“一部分拨归隋赫德者”与奏折所述不大相符。曹頫即是曹寅的继子,曹家最后一任江宁织造,因骚扰驿站被雍正治罪抄家。
同时看出,曹頫亏空官银三万一千余两,外人所欠曹頫银连本利共计三万二千余两,尽足抵补其亏空汉堡高地。曹頫的亏空已经抵补了桃花宝鉴,但雍正把曹家所有的房产不是没收入国库寄生胎,而是凭空全部赏给隋赫德,这样的裁决真是令人不可思议。其实曹家的产业主要是曹寅曹颙及置下的,并非曹頫个人,其时曹寅的遗孀还在,曹颙的遗孀及遗腹子都还在,曹寅的遗产他们理当有继承权,而这样凭空赏赐对他们来说是极不公平的。
《故宫周刊》第八十五期记载:隋赫德为满洲人,擅武术,与皇四子雍正为幼年时同伴。但隋赫德毕竟是个穷凶极恶的贪腐之徒,接任江宁织造五年后即被革职,他变卖了雍正赏赐他的曹家所有房产(其中随园卖得300两黄金)回京,回京后被曹寅之婿平郡王纳尔苏强借白银3800两,纳尔苏因此受责,赫尔德也被查办。以下是清宫档案记载隋赫德的供词:
供词一:“……後来我想,小阿哥是原任织造曹寅的女儿所生之子,奴才荷蒙皇上洪恩,将曹寅家产都赏了奴才,若为这四十两银子,紧著催讨不合,因此不要了是实……”
供词二:“……奴才来京时,会将官赏的扬州地方所有房地,卖银五千馀两。我原要带回京城,养赡家口。老平郡王差人来说,要借银五千两使用,奴才一时糊涂,只将所剩银三千八百两送去借给是实。……”
从隋赫德二条供词可以读出:一是曹寅的家产确是被全部赏给了隋赫德,与《红楼梦》中“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判词相符。二是隋赫德确是将曹寅的家产全部变卖。那么可以得出:袁枚的随园是原曹家的花园郭劲岐,是花园的全部,不是一部分。随园后在太平天国时期毁于战火,被夷为平地念故乡简谱,片橼无存。太平军在此开荒种粮,拆毁随园,将园中珍宝运走,天下名园成为了农庄。1923年7月,金陵女子大学迁至随园,曾为清代江南最大园林的随园自此便面目无存。

三、大观园的批语索隐
1、《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戍本,第三回“邢夫人搀着黛玉的手,进入院中。黛玉度其房屋院宇,必是荣府中花园隔断过来的。进入三层仪门,果见正房厢庑游廊,悉皆小巧别致,不似方才那边轩峻壮丽,且院中随处之树木山石皆有”处,有脂批:“为大观园伏脉。试思荣府园今在西,后之大观园偏写在东,何不畏难之若此?”
2、《脂砚斋重评石头记》靖藏本,第十三回“西帆楼”句旁有脂批:“何必定用西字,读之令人酸鼻。”西帆楼即是秦可卿的住所,此批后,作者把西帆楼改为天香楼。
3、《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戍本,第二回写冷子兴与贾雨村对话:
雨村道:“去岁我到金陵地界,因欲游览六朝遗迹,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大门前虽冷落无人,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嵘轩峻,就是后(脂批:后字何不直用西字?接着脂批:恐先生堕泪,故不敢用西字)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也还都有蓊蔚洇润之气,那里象个衰败之家?”
从以上三条脂批,可以看出批者与作者对这个“西”字都很纠结。荣府园(贾政家居地)在西,作者为什么偏把贾政的后花园大观园写在东?为什么“西帆楼”读之心酸?“后一带花园子里面”本可做“西园里面”一笔带过,作者为什么怕先生堕泪,写得这么罗嗦?既然作者与批者都如此忌讳“西园”,那么我们据此来考证曹雪芹家的真实花园。
现看从清宫解密的《内务府奏详核乌罗图查算西花园工程用银折》:
“康熙五十一年十一月十九日,总管内务府谨奏:为遵旨查奏事东财教务处。
康熙五十一年正月二十日,分司乌罗图折奏,查算曹寅在西花园修造房屋、挖河、堆泊岸等项工程,奉旨:交内务府总管查奏。钦此钦遵。查曹寅修建西花园、圣化寺各处工程,经将原任郎中、现放分司乌罗图之销算册,依照工程丈量,逐一查对,详细核算。计:云窗月树大小房屋一百二十七间,(中略)大小铺面房二十三间,膳房、清茶房、猪圈等处大小房屋三十七间,马厩西边大小房屋五间,总共修造大小房屋四百八十一间,木桥六座,闸三座,(中略)腰栏三十四丈二尺五寸阮裕焚车,(中略)子墙一百十八丈七尺,木码头三座,(中略)散水六百十七丈六尺五寸,山石泊岸五百二十四丈四尺五寸,用山石云布一百八十四块堆的高峰十八处,挖河土厚四尺、长宽一丈,(中略)连同雇工,共用银一万一千四百八十四两零七分三厘最佳出价。买楠木、杉木(下略)银六千三百九十四两零七厘,买汉白玉、青白石(中略)银九千五百五十一两五钱三分一厘,买砖瓦连同运工,银一万二千四百十三两五钱六分二厘,(中略)以上共用银十一万六千五百九十七两九钱七厘。比乌罗图查算奏报之银数千千阙歌简谱,多出八百六十六两五钱四分四厘。为此,缮折奏闻。”
由此看出,曹寅家的确有一个西花园,而且耗资巨大,花银十一万六千五百九十七两九钱七厘,“总共修造大小房屋四百八十一间”与前隋赫德所奏“查抄房屋共计四百八十三间”相吻合。曹寅的母亲孙氏是康熙的奶妈,曹寅又曾做过康熙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康熙南巡有四次驻跸在曹寅家,这个西园就是为接驾康熙而建,它是曹家鼎盛的象征。《红楼梦》借贾妃省亲写圣祖南巡,为省亲修建的大观园有“三里半大”,即是西园。作者与批者都曾在西园里生活过,而且有一种难言之隐。
四、大观园与曹寅的关联
曹寅是康熙年间享誉盛名的诗人,著有《楝亭诗钞》八卷。《楝亭诗钞》中很多诗歌就取材于他所居的西园。他有很多咏竹子的诗,在《题堂前竹》写道:“此地还为几姓留,悬知种竹不须求。个中吟啸亦难事,眼外阴晴皆好秋。将筑小溪通鹤步,岂劳残腊祝狸头。晚风洒洒长檐下,九月潇湘可卧游。”大观园里的潇湘馆即由此诗而来,《红楼梦》第17回对潇湘馆的描述:“…忽抬头见前面一带粉垣,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脉,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潇湘馆前有溪有鹤,与“将筑小溪通鹤步、九月潇湘可卧游”相吻合。《楝亭诗钞》录有两首葬花诗,一首是《题柳村墨杏花图》:“勾吴春色自藞苴,多少清霜点鬓华。省识女郎全疋袖,百年孤冢葬桃花。”一首是《题王髯月下杏花图》:“墙头马上纷无数,望去新红第几家。前日故巢来燕子,同时春雨葬梅花。凭谁笔墨描全袖,自启丹炉点宿砂。三十六宫人盼断,金盆空影月西斜。”黛玉葬花应也源于此。
在十七回贾政带人游大观园时,见到的第二处院落就是稻香村。书中描述:“…隐隐露出一带黄泥墙,墙上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枝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成两溜青篱。…”而从楝亭诗钞可以多次看到曹寅出行时对自然村舍杏花的描述,《江村杂咏》(卷五)云:“敕敕复力力,一犁春雨晴。墙头杏花白,屋角雌鸠鸣。高眠不转枕,熟悉人牛声。”《南辕杂诗》(第三首):“班班车又到河间钱库一中,红杏风流杳莫攀。来去墙隅数行墨,令人长忆鹊华山。”
《楝亭诗钞》中又有《苍翠庵看梅》一诗:“经年不浪出,孤策自逍遥。野寺弥春旭,清霜湿半桥。护垣丛竹老,念佛炷香消。阒户无尘迹,繁红太寂寥”。而大观园里即有个“栊翠庵”,庵里住着一个有洁癖的年少出家的尼姑妙玉,伴随她的是梅花无数。《红楼梦》第四十九回中描述贾宝玉“…出了院门,四顾一望,并无二色。远远的是乔松疏竹,自己却是装在玻璃盆内一般。於是走至山坡之下,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扑鼻。回头一看,却是妙玉那边栊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博司捷,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栊翠庵实为苍翠庵的化称。曹寅《戏题西轩草木》多次写到:“黄梅花对白梅花”、“屋角梅枝照夜明”,贾宝玉的“白雪红梅”岂非受此启发?诗中的梅树,是种在西园的,与栊翠庵连方位都不差。
庚辰本第六十三回大观园怡红夜宴,芳官唱了一支《赏花时》曲:“翠凤毛翎箒叉,闲为仙人扫落花。您看那一风起玉尘沙,猛可的那一层云霞,抵多少门外即天涯。您看那一风斩黄龙一线儿差,再休向东老贫穷卖酒家。您与俺眼向云霞,(洞宾呵)您得了人巴特尔道尔吉,可便早些儿回话。(若迟呵)错教人唱恨碧桃花才罢。”
《赏花时》出自汤显祖的《邯郸记》第三出《度世》。这是何仙姑的唱词。当时,她正送吕洞宾下凡度人,以便接替她的扫花差役,让她去赴蟠桃宴以登仙班。
芳官唱的《赏花时》与汤显祖的原词有一个明显的改动,就是把其中的“闲踏天门扫落花”改成“闲为仙人扫落花”。作者为什么要这么改呢?原来《楝亭诗钞》卷一有曹寅五律《些山有诗谢梦,奉和二首,时亮生已南旋》二首,并自注云:“余留别诗有‘愿为筇竹杖’之句。些山集青莲句有‘闲为仙人扫落花’,故及之。”诗注中的些山,即明朝遗士杜芥,字些山,曹寅与他有忘年之交。这诗作于康熙二十七年夏天,是写给杜岕的和诗。曹寅自号“西堂扫花行者”,“闲为仙人扫落花”是曹寅所崇尚的一种精神境界。
大观园中贾宝玉拟名的景点“有凤来仪”,也与曹寅有关。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皇帝奉皇太后沿大运河南巡,见天中塔岁久寝圮,欲颁内帑略加修葺,泽北荣治为皇太后祝釐。两淮巡盐御史曹寅和扬州的盐商们得知康熙皇帝要修缮天中塔的消息后,纷纷捐银。天中塔很快就修建完工,同时寺庙也修葺一新。曹寅还将“有凤来仪”等图案当作吉祥图案刻在门墩石上,并在放生池“凤池”上修建了“卍”字亭用来给康熙皇帝和皇太后祝寿。现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里至今供奉着一块刻着“有凤来仪”图案的门墩石。
综本节四条,相互影证,说明大观园的原型就是曹家的花园西园,它是曹家富贵的天堂,也是他们的永生之痛。
作者简介:一木,原名肖斌伟,70后诗人。曾获诗刊社主办的观音山全国诗歌赛一等奖。作品散见《诗刊》、《儿童文学》、《时代文学》等期刊。长期研究《红楼梦》,著有四十五万字的长篇红学论著《一木解红楼》方缪神探。现任职于深圳某政府部门。
文章归档